把极少学生的创业作为“工作重点”,以及把极少学生的“有业不就”上升为普遍的就业意识“不端正”,大学生就业难就找到“两大原因”了,这所显示的是,政府部门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岗位方面,方法不多;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服务学生就业上避重就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没有针对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大学生培养质量低,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充分,以及大学生就业服务不到位的真正问题。
以大学生创业而言,假使教育部门和高校真正重视大学生创业,就应该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改变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而不是停留在一两次讲座和政策宣传上。客观上说,与有的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极低,但是,这不是靠宣传和引导就可以提高的。如果大学生缺乏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就是有创业的机会也难以把握,更何况,我国社会给民营企业留下的发展空间很是有限——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大学毕业生已把去国企作为就业的首选,就业的选择已是如此,遑论创业?当大学生本身能力具备,外界环境允许,选择创业,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63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宏大背景下,讨论大学毕业是就业还是创业,“有业不就”,都是无关宏旨的细枝末节问题,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舆论不要把大学毕业生都看作为冲动的、非理性的人——他们中可能极少数如此——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在做教育投入与回报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家庭环境的就业(或创业)机会。故而,调整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并不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政府部门和学校当集中精力为大学生创造有效的劳动岗位需求,并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服务,这才是积极作为。而且,就是要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那也是家庭教育投入(武汉晚报4月19日报道,调查显示,如果供养孩子直到大学毕业,每个家庭最少花费都在20万元以上,最多的达到了116万余元)、大学办学定位、社会用人制度、社会劳动价值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大学生自身观念相作用的结果,需要系统改革与调整。不能寄望大学生脱离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有超越现实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