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年时间完成的“一次性塑料袋途径的研究”报告交给相关部门一个多月,至今仍未得到回复,中央财经大学的同学发出疑问:国家扶持的创新性实验既费时又耗钱?
近日正是毕业季,各高校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也陆续结项,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研究报告被存放在了学校或院系的档案室。
个例
报告转交一个月未获任何回复
6月初,中央财大学生周伊蔚等同学组成的课题组,将历时两年完成的项目报告《关于北京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途径的研究》转交给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本报曾报道)。
但一个月过去了,相关部门未予以回应。
周伊蔚多次打电话给这几个部门,得到的均是“已经收到了、正在研究中”这样的回复。
他们的调研报告针对限塑令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将超市出售塑料袋所得分离出来,汇至专门的基金会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建议。
周伊蔚难掩失望情绪:“虽然受时间和财力所限,调查得出的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但还是希望相关部门了解我们的建议,发掘这些研究的社会价值。”
校方
项目成果目前存放在学校
中央财大教务处主管此项目的负责人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教育部委托学校自行进行项目管理。
他介绍,学生的论文目前存在学校,学校每年都会推荐优秀项目参加论坛和交流会,电子版会转发给教育部。
调查
两年4500个项目多数封存档案室
记者从教育部官网查询了解到,2007年和2008年,教育部总共资助了3000个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009年和2010年,资助了4500个项目。
今年递交研究成果的课题,大多是2007年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其中涉及北大、清华、人大、北航、北师大等京内14所高校在内的数百项大学生创新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主管该项目的负责人表示,优秀的项目会推荐参加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举办的课题成果展览,但大部分研究报告还是存放在了学校或院系的档案室。
北科大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曾有同学向校方提出一些建议,校方也就这些建言进行过讨论。
相关说法
教育部:委托学校自行管理
记者致电教育部高教理工司,询问有多少项目成果曾被推送给相关部门,理工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从未就此问题做过统计,具体项目管理是由各高校负责的。
专家: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项贤明教授表示,学生的看法也许很独特,但不一定有转化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应的可能。
项教授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地要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去看,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才是该项目的首要作用。
但项教授对学生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的行为表示支持。
他说,社会的***化程度越高,就越应该吸纳各阶层人的意见,这当然也包括大学生。相关部门能否立刻采纳所提交的建议,学生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目前,中国政府有些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
项教授鼓励同学采用公开发表的方式,把那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开。
新闻链接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该计划主要面向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改变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
教育部资助这些学校的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每个项目1万元。
文/实习生刘靖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