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范文忠 余彩龙
本报驻绍兴记者 史春波
夕阳西下,高水龙家又热闹起来。“爷爷,借我几本《故事大王》……”一群孩子跑着来借书。他们都跟随父母打工,家境贫穷。暑假里,会隔三差五地到高水龙家借书看。
“别急,别急,大家都有。”看到这些刻苦好学的孩子,58岁的高水龙就特别开心。
他是一位普通打工者,从上海辛苦赚来的钱用来买书。
23年前,他回到上虞农村老家,办起这个叫“海申书屋”的图书室,免费给乡亲们借阅,成为乡野里“精神之家”。至今,已有10万人次来他的书屋借过书。
小小书屋
却有6000图书
高水龙,家住上虞市沥海镇城沿村。
他的“海申书屋”并不大,大约70平方米左右,条件简陋,却是书香满屋。数千册图书分门别类,摆在书柜上,蔚为壮观。
这些书籍多为人物传记、小说,也有杂志和百科全书,总计6000多册。这是高水龙几十年的藏书。
上世纪80年代,高水龙怀着梦想,去上海淘金,就在工地里做漆工。
虽然打工辛苦,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高水龙爱书。只要一有空,他就跑书店或书摊。他把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大多花在购买书籍上,每次回上虞老家,都要扛回整捆整捆的书。
23年坚守
“一个人的图书馆”
1987年,高水龙回到老家时,有了创办小图书馆的设想。
“在上海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为啥农村人和城里人差别那么大?关键是知识。在农村办书屋,我觉得很有必要。”高水龙这样表示他的初衷。
于是,他把走南闯北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还特意跑到文化部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要政府一分钱,创办免费图书馆。
一年后,书屋正式落成,藏书近万册。
“书屋就像我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真没算过投了多少钱、花了多少精力。”高水龙告诉记者,“刚办起来时,书屋门庭若市,每天至少有40多人来借书。”
23年来,高水龙独自一人负责书屋的大小事务。
书屋也搬了四次。“以前在沥海中学旁,孩子们一放学都爱来我这儿借书。”高水龙说,现在来借书的则主要是退休老师,还有一些学历较高的打工仔。
有借无还
“馆长”从来不怨
说是借书,实为“送书”。高水龙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借出去的书没有还回来。所以,每年他都会买一些做补充。
“没关系,书屋里还有6000册书呢,只要有人愿意看,我就愿意借。”高水龙慷慨地说。
书屋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孩子们能从农家书屋迈向更高的学府,是他所愿,特别是那些农民工的孩子,他会更加照顾。
“再苦再难的时候,父亲都没有过放弃书屋的想法。”高水龙的小女儿高书芳说,即便前年父亲在杭住院休养期间,也在杭州各个书店买书,让病房里的室友经常有免费书刊阅读。
“父亲不抽烟、不喝酒,衣着简朴,毕生所爱就是书,且认准的事就一定要把它办成。”高书芳向记者透露,坚守这方书屋,是父亲最大的心愿。即便将来父亲不在了,书屋也依然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