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昆鹏得了白血病。
邓昆鹏的心情就跟窗外的天气一样——糟糕。
邓昆鹏得了白血病。而就在此十天前,同一条生产线上的工友代志洪也得了同样的病。
患病半年后,没钱放弃治疗的代志洪去世了。邓昆鹏说,他不能就这样没了,一手带大他的奶奶还没享过他什么福。
然而两个月前拿到的职业病诊断却像他嘴上的口罩一样,正在将他与这个世界隔离。现场检测显示,工厂里不含“苯”,所以邓昆鹏所患的白血病跟工厂没关系。
可是,“来检查之前,工厂都知道,还做了大扫除啊!”邓昆鹏想不通,那间粉尘漫天、气味刺鼻的化工厂,怎么就跟两人的病没关系?
1
让人想拒绝呼吸的生产线
去年11月中旬的某一天,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邓昆鹏一觉醒来,赫然发现旁边病床上躺着的,竟是生产线上的工友代志洪。
“你也在这里?”这引发了两个打工仔对疾病成因的怀疑。医学上的统计显示,10万人当中会有2到3人患上白血病,可在这条共同的生产线上,通常也就只有30人左右。
深圳市华达玻璃钢通信制品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达)位于南山区东滨路319号。邓昆鹏所在的生产线上的产品是3G天线罩的材料。信息网络飞速发展,工人们加班加点。多名工友都说,去年4月到9月,基本上没有休息,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如此辛劳地为3G工作,可问及3G是啥,邓昆鹏很茫然,由于没钱,他的手机电话都打不了,更别说3G了。
初中没念完就辍学,种过地,当过小饭店的杂工,在华达的一年多,邓昆鹏拿到了职业生涯的最高薪——包吃包住每月还有2000出头。
“就是太脏了!”尽管感觉厂里环境恶劣,邓昆鹏还是咬牙干着。3岁时,母亲因为和父亲怄气喝农药死了,在邻里亲人眼里,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再多吃点苦也不算什么。
工友彭华和李建也向记者描述了工作区的环境:玻璃钢碎片把空气染成银白色,化工原料散发出的浓烈味道让人忍不住流泪,甚至让他们有拒绝呼吸的冲动。通风设备也很欠缺,至于防护用品,就是一般的棉纱口罩,且时有时无。
南山区疾控中心事后所做的报告中也显示,该厂多个生产车间都没有局部抽风排毒设施,工人们也没有佩戴有效的职业防护用品上岗。
在华达只干了半年的代志洪,没有社保,也没有做职业病鉴定的资格,不得已辞工回了老家。今年3月,他去世了,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孩子。
代志洪的死燃起了邓昆鹏对生的渴望,但奔走中四处碰壁,又每每让他绝望。
2
“工厂”搭“便车”要搬家走人了
南山区东滨路319号如今已是寂寂无声。大门紧闭,顺着门缝望过去,传达室的保安在打盹。透过栅栏可以看见,三层楼高的现代化厂房有着两层大大的玻璃窗。这些从不打开的玻璃窗既保证了厂房的明亮,也将粉尘、气味及噪声尽可能地限制在厂房之内。
一棵高过厂房的大树显示这家企业的历史有些年头了。1998年过后,原本属于工业区的土地上,南粤山庄、汇宾广场、城市山林等商住小区次第而起。围困在商品房内的华达于是常常遭到投诉。今年2月,一位网友在小区业主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恐怖的隐形杀手!华达厂传出来的味道让我这个孕妇好担心!》的帖子,至今还挂在论坛首页。这位网友说自家阳台正朝着华达,尽管减少了开窗的时间,可工厂传出的气味还是让她不时感到胸闷、头晕。
好消息也同时在不断的投诉中传来,“华达要搬到东莞去了!”对此,该厂主管生产的副总黄贻洪说,“我们也是搭上城市更新的便车。”顺势将这块厂房用地卖给了城市山林的开发商,作为该楼盘的三期用地。
这也许是周边居民与该厂都比较认可的一个漂亮转身。然而,这寂静厂房中留下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3
约好时间、地点的“检测”结果
因为邓昆鹏要做职业病诊断,2010年2月3日,南山疾控中心的检测员在跟工厂约定好时间、检测点位、费用后,来到了华达。
23天后,报告出炉。事后证明,这几乎是对邓昆鹏的诊断最为重要的依据材料。哥哥邓雨告诉记者,省职防院负责此事的主任说,只要报告里显示含“苯”,就可以鉴定为职业性肿瘤。这个说法也得到了职业卫生防控体系内多位专家的证实。
然而,报告里说,空气中的苯含量小于0.54毫克每立方米。由于0.54是检出线,换句话说,可以认为邓昆鹏所在的工作场所不含苯。可工友彭华说,疾控中心来检查前,工厂进行了大扫除,连经理级别的都下来干卫生,原本的多条生产线只开了两条。
难道工厂在打一场有准备之仗?
“不提前说好,工厂可能门都不让我们进!”疾控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委实有些尴尬,员工得了白血病,企业知道检测部门要来检测,而一旦员工被鉴定为职业病,工厂可能将担负起庞大的医疗责任……
4
那味道可比装修厉害多了
在工厂周围小区走访,一位女士听说厂里两个工人患了白血病后冲口而出:“那有可能哦!”普通居民不明白,每天闻到的是什么味儿,但大家都有经过装修的经历,“那味道比装修可厉害多了!”
然而,邓昆鹏的申诉及居民的感受并没有得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认可。今年6月,该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上的结论是:不能诊断为职业性肿瘤。
职业接触史这一栏里,填了两项检测作为依据。一项是上文中提到的现场检测,另一次是2008年7月(那时候,邓昆鹏还没到华达),该企业委托某检测公司所做的废气处理排放口的苯排放浓度测定。而从邓昆鹏入职到患病的一年中,工厂的检测几乎是缺失的。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而华达的副总黄贻洪表示他们没有做这项工作,“我们哪有这样的人和技术?!”
《职业病防治法》同样规定了用人企业应该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但这些档案,华达也没有。
5
孙儿,为啥这么久都不回家
有报道显示,南头半岛环保联络小组曾到该厂进行调研,公司副总黄贻洪介绍说,华达“生产过程中使用含苯的黏合剂,故挥发时会有一定刺鼻气味,但浓度较低,对周边影响甚微。”
但在公司给记者的一份情况说明中,这股气味被阐述为生产过程中用到的交联剂——苯乙烯及产品表面需要喷涂的油漆的味道。
公司究竟有没有用“苯”?公司向疾控中心提交的材料里也没有明确,只说会在树脂中添加烃类溶剂。且作为有机溶剂,苯比苯乙烯的价格便宜大概三分之一。报告中显示,邓昆鹏工位上的苯乙烯超国家限值0.6倍,达每立方米78.1毫克。按照苯乙烯的物理特性,邓昆鹏患病前的夏季,空气中所含的苯乙烯含量可能更高。
生产线减少的说法也得到了公司的印证。据厂方介绍,今年以来,华达玻璃钢的半成品原料已改为直接在外购买,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刺激性气体。
苯能致白血病已有定论,苯乙烯呢?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曾对含有苯乙烯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没有发现工人罹患白血病的案例,但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科学家曾让老鼠每天4小时持续1年接触苯乙烯,结果老鼠得了白血病,因此苯乙烯也被世界癌症组织列为可疑致癌物。
“前两天,我奶奶还问我,为啥这么长时间不回家……”老人家已经90多岁了,常念叨的就是这个一手带大的孙儿。说到这些,邓昆鹏一时语塞,并赶忙将视线转往窗外,可记者还是发现他的侧脸上闪着的泪光。
一位职业卫生专家说,企业监护不到位、收费检测的滞后,年轻的邓昆鹏背负的可能是职业病防控体系的制度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