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盗,杨先生安装了4个探头分别监控自家大门、小轿车、厨房窗户及助动车、房间后侧的阳台玻璃窗。
在居委会及***建议下,杨先生目前已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固定。
□晨报记者 李东华 实习生 陈清月
何女士最近很郁闷,因为她发现小区有一住户在大楼门口前安装了一组监控摄像头,摆放的角度直接对着小区马路和空地,每天她途经此处或者在楼下锻炼时,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被“监视”着,这让她感觉心里不大舒服。
原来,何女士的邻居杨先生为了照看停放在门前的爱车,以及保护自家财产安全,安装了4个摄像头,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此“妙计”很快招来了邻居的意见,居委会、物业及***也先后6次上门进行协调。然而杨先生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多请了几个“保镖”看家,没违法。
在自家周围安装监控摄像头是否可行?上海居民私人安装监控摄像头的市场如果?该行为是否涉及违法?昨天,记者带着疑问进行了走访调查。
前3后1,家门外四探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何女士所住的金沙江西路某小区,刚进小区不久,记者就听到小区广播里传来提醒:居民要看管好自家物品,遇陌生人不要随意开门。
93号楼前,记者终于找到了让何女士进出备感不舒服的源头。在居民楼防盗门前约两米高位置,一正一右两个摄像头异常显眼,其中一个为球状。来到楼房后侧,记者又看到了固定在墙角的第三个摄像头。正当记者要寻找何女士口中的第四个摄像头时,住在一楼的杨先生突然打开窗户,询问记者等人的异常举动。
在得知记者的身份及来意后,杨先生主动邀请记者进屋详谈。在走进大楼防盗门时,记者终于发现,第四个摄像头安装在防盗门上,正对着杨先生家门。似乎对记者的到访早有预见,杨先生并未先作解释,而是把记者带进卧室,指着一个电脑显示屏说:“你先看看我的摄像头监控的都是什么地方。”
记者注意到,屏幕中有四组固定图像,分别显示为:杨先生家的大门、停放在楼前数米远的小轿车、厨房窗户及停放在窗户下的助动车、房间后侧的阳台玻璃窗。只要有人靠近杨先生家,绝对逃不出这4个摄像头的监控。
坚称监控自家财产不犯法
杨先生已在该小区居住了数年,由于从事旅游行业需经常外出,时常只有一位老人在家。“小区的治安不是很好,常有小偷光顾,我就被偷过一辆助动车,邻居的轿车后备胎也常被偷。”
为了防偷,杨先生曾养了一条狼狗看家充当“保镖”,每逢深夜,只要有陌生人靠近,狼狗就会大声吼叫,非常尽职,但由于狗叫声对邻居影响过大,在被多次投诉后,杨先生不得不将狼狗送走。虽然家人也曾提议安装防盗窗,但不想生活在笼子里的他,最终在朋友的建议下,安装了一组摄像头,进行全天候监控。
对于自己再次被邻居投诉,并称侵犯他人隐私,杨先生觉得很冤。“我的摄像头拍的都是我自家四周的情况,最远的也只拍到停在路上的轿车,监控的都是我自己财产,这就如同在自己开的店铺内安装摄像头一样。”杨先生说,自己没有错,就算上法院也不怕。
杨先生说,全套设备共花了8000余元,比安装防盗窗贵不了多少,但自从安装摄像头后,他所在的整幢居民楼就没发生过失窃的情况。
经调解摄像头不再旋转
杨先生的自我安保工作并未得到邻居的理解。邻居何女士认为,自从多了这组摄像头后,自己每天路过此处的时间、方式、同行者、走路的模样等等,都被录下且一窥无遗,觉得很不自在。由于担心影响邻居关系,何女士只有把个人想法向居委会及物业进行反映,希望杨先生能将摄像头拆除。同时也有邻居表示,其中有摄像头可进行360度旋转,担心镜头会变成对准自己窗户或家中,个人空间全被录下,没安全感。
对于居民私装摄像头的事情,居委员工作人员也很头痛。负责信访工作的王女士介绍,为了协调此事,她已陪同物业、***等先后6次到杨先生家中调解,同时也就相关情况咨询了街道法律人员,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两方争议,居委会只能建议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
据介绍,针对居委会及***提出的建议,杨先生目前已将摄像头进行固定,所录影像只保存一周左右时间,随后会自动覆盖。同时,杨先生还表示,如果物业愿意,可以另外拉线对4个摄像头进行同步监控。
[律师观点]
探头若监控特定住户则侵犯隐私
对于杨先生的行为,是否涉及侵犯类似何女士这样的邻居的隐私权?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律师贺强解释,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个人领域进行支配的人格权。它的内容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以及个人领域的其他活动。对于个人买卖、安装监控器的问题,目前法律并没有限制,因此,如市民安装监控器不以摄取他人隐私、侵犯他人权益为目的,而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这是允许的。
贺强律师认为,只要杨先生的监控范围是他的私人空间,如自己的房子以内的范围或是大众公共场合就不违法,只要监控不到别人的隐私就没问题。若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是针对其他住户的门、窗等地方,则该行为已由对公共场所的监控转化成对特定住户、特定人员的窥视,那就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贺强同时表示,监控行为发生后,当事人没有将影像等资料对外公布,不构成侵犯肖像权,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当事人有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责任。
市民观点
近6成市民认同“自家门口装探头”
实习生 吴晨 吕希 胡丹 记者 潘隽 覃柳洁
晨报讯 近日,为了防盗,本市一居民在自家门口装了探头。针对这一现象,“晨报·问卷”的调查显示,近6成市民认同此种防盗措施。
昨天的“百人快调”显示,59%的受访者认同这种防盗措施。胡小姐认为,这是一种自我防护措施,“保障自家财产,应该的。”宾小姐也说,在自家门口装并不侵犯别人的生活隐私,且可以为周围邻居提供一些安全保证。
然而,有29%的受访者持相反意见。王先生说,这会影响其他邻居的生活。刘小姐则认为,没必要在自己家安装摄像头,应加强小区的物业管理。
另有12%的人“说不清”。王小姐就认为,这种措施有利有弊,能保证自家安全,也会侵犯到他人隐私。
针对“现在小区的治安状况,你是否放心”这一问题,42%的受访者认为“是”。叶小姐说,在自己住的小区,有人来访时保安会查身份证,所以很放心。
34%的人表示“不放心”。宾小姐认为,自己住的小区保安形同虚设,治安很不好。李小姐说,小区常有小偷光临,尤其是节假日,且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
24%的受访者“说不清”。宋先生说,安全与否主要看小区物业的责任心。
[市场调查]
私人安装监控器近年开始逐步流行
昨天,记者来到虬江路,发现出售监控器的店很多。多位商家告诉记者,现在监控器的使用非常简单,安装也很方便,价格又不高,因此销路很不错。
据介绍,监控器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由探头、支架、电视等组成的,具有实时监控功能,使用者可随时看到监控范围的动态信息;另一种是由探头、支架、采集卡、电脑等组成的,它除了具有实时监控功能外,还能自动存储。根据功能、使用效果的不同,监控器的价格也不同。比如普通摄像头售价一两百元;带有红外线夜视功能的摄像头每个则要两三百元;监控范围更大、画面更清晰的摄像头则要七八百元甚至数千元。
据店家观察,购买监控器的市民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一些私家车主,为了防止小车被划或被盗而安装监控设备,这类消费者占半数;二是店铺老板给自己的店铺安装监控器,以便对店面进行全方位监控,既防止店内商品被盗,又能起到威慑作用;三是有特殊需求者,像家住底楼的人家经常被楼上丢垃圾到小院,主人一气之下就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套红外线探头,安装在对面楼的外墙上,借此找到了“肇事者”。归结起来,消费者购买监控器的主要目的是防盗窃、收集证据、威慑人。
一老板告诉记者:“监控器家庭化其实也就近一两年才开始,这个市场只能算是刚起步。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监控器价格日益平民化,市民安防意识的加强,这个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