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职校生跳槽频繁被指职业道德缺失

2010/8/16 8:37:2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去年从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小刘这周将开始他的厨师生涯,这是他毕业以来的第三份工作。健全岗位实习制度、加强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

  本报记者 迟洪江 实习生 王晨

  去年从沈阳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小刘这周将开始他的厨师生涯,这是他毕业以来的第三份工作。虽然与所学的模具制造专业毫不相干,但是小刘相信厨师培训结束上岗之后,每个月可以比当技工多赚500元左右。他认为这么做无可厚非,当时找工作是想先找个地方“落脚”。现在选择跳槽,也只是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次与他一块儿辞职过来参加厨师培训的同事就有好几个。

  近日,记者在沈阳市政协民主评议职业教育活动中了解到,沈阳职校生初次就业率近几年都不低于98%,一些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安排上岗,然而职校学生大多在两三年内以不同的原因离岗,最终能够留下来安心工作的不超过两成。

  一家汽车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现在不少企业一线工人只要技术过硬,月收入可以达到三四千元,企业对职校培养出的初中级技术工人有较大需求,然而最终能留下来成为企业骨干力量的人只能达到10%~20%,技术是一门手艺,要想学成学精成为企业骨干,至少要经过3年以上的苦练和打磨,而一些职校生则显得过于浮躁急于求成,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说跳槽就跳槽。

  “相当一部分人就业随意性太强,职业道德严重缺失,对自己不负责,也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有的学生辞职的理由竟然是,别人走了,我也要‘随大溜’。”沈阳印象红数字视觉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谭维国说,职校学生最缺乏的不是技术和业务能力而是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学生对自己定位不清,就业全凭一时的兴趣,“忽冷忽热”。在应聘时很自信,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缺乏实践能力或者发现专业不对口之后就马上离开。公司曾与一家职校合作定向培养了一批120名学员,最终留下的不超过30人,而这个比例与其他企业相比已经算很高了。

  在谭维国看来,职校生虽然动手能力较强,但刚进入企业头一年,很难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企业还要支付培训等成本。一两年以后,即使可以顶岗作业了,也不表示他们已经达到了企业对技能掌握的要求。如果只是满足于一知半解就抱怨,盲目跳槽,这是一种不尊重企业投入和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但一些人经过培训学好技术却不辞而别,造成企业很被动。”沈阳一家医药企业人力资源部张经理告诉记者,职校生员工需要具备吃苦等良好的职业精神。一般来说,工作上多数人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相差并不大,工作效率和业绩往往取决于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能吃苦耐劳的员工才会受到老板和同事们的器重和信赖。去年该公司招聘十几个职校生,到今年留下来的只有3个,多数是因为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职业品质。

  “看似聪明的‘骑驴找马’,其实是‘丢了西瓜捡芝麻’。”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管理处副主任马鸣鹤指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个体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和认真的负责态度。职业道德具体体现在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先付出后回报等方面,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员工才会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

  他说,目前有的职校生一方面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没有很好掌握,在实习过程中又不能忍受艰苦环境和工作任务,经常向学校和家长抱怨;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过分强调报酬高低,缺乏敬业精神,只把“报酬”作为唯一标准,过分拔高自己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也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尽快补齐职校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短板’。”沈阳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王伟伟认为,学校应开设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意识,应加强基本礼仪教育和训练,把基本的道德价值观转化为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礼貌意识,倡导尊重与关爱的校风、班风和学风,注重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环境布局、活动组织,使学生从中受到陶冶;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去,走进社区、社会,走入养老院进行义务奉献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或者请一些劳模、知名人士到校为学生作专题的演讲或报告,来激励学生增强道德修养的意识。

  王伟伟建议,学校和企业还应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同时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另外,应鼓励企业开工建设与定向人才培养同步进行,不断完善“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岗位实习制度、加强顶岗实习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