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很好笑么?”的反问,求职女大学生竟被一招聘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掐脖拖行近30米。9月20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又土又结巴还来找工作?”》一文,讲述了合肥一女大学毕业生求职遭遇歧视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本报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30多位读者来电谴责动粗者。
同时,记者从合肥市县桥派出所获悉,在18日招聘会上动粗的人力资源主管已经认错道歉,并返回原单位反省。
事件进展
“我知道他,他当天一到派出所就认错道歉了。”9月20日上午9点,合肥市县桥派出所一位值班***告诉记者,动粗者姓李,他当时来时,身边还有几位同事,遭嘲笑的女大学生在事发后就走掉了。
该***介绍,男子认错态度较好,表示回单位会认真反省。“他的一个同事说,出现这种事情公司感到很惭愧,今后参与招聘,单位会尊重每个应聘大学生。”
该所另一位***表示,事件在道德上虽然令社会公众气愤,但从法律上讲事件只属一般性的冲突纠纷,“我们警方对动粗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所在单位监督他反省。”
市民热议
“这种事只有没有爱心的单位才干得出来!”女大学生求职遭遇歧视事件,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20日上午,退休教师吴女士就早早地致电本报,称当今大学生已经面临就业难现状,如果用人单位再存在用工歧视现象,后果不可想象。
“单位选人,好比果农选树苗。一个没有爱心的单位,会把‘好苗子’从根栽歪,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吴女士说,参与招人的企业工作人员,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而只有让应聘者感受到企业的爱心,别人才会觉得你的单位有发展前途。跟多数来电读者一样,吴女士要求动粗者必须当众认错道歉。
关于应聘歧视,市民祁先生感慨颇多,“女儿也是今年毕业找工作,因为学校在合肥并不是一类大学,2个月来,我陪她参加3场招聘会了。”祁先生说,记得一次,女儿在应聘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岗位时,因为对方只招一个人,她之前做了很多准备,面试中发挥得也很出色。可最后没能上岗。他说,女儿在家哭了一天才说出实情:“当时公司的一名文秘把她叫去一边,说她英语口语、笔试考得都不错,只是形象……差了点”。
祁先生叹了口气,说:“公司招人不能儿戏,更不是选美,靠实力说话才是正道!”
专家表态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副教授刘小楠表示,解决大学生就业歧视需要采取全方位的手段,其中立法是重中之重。“我们一直在推进反歧视立法,提出过‘反歧视法专家建议稿’,期待能早日出台《反歧视法》,在法律层面上确立反歧视的基本精神和具体制度。”刘小楠说,通过此次调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相关的法律条文予以修改,将一些不符合反歧视精神的法律条文予以废除。
■新闻延伸
过半毕业生受到应聘歧视
日前,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对外正式发布“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
据介绍,该报告的调查选取了全国6个城市11所高校,覆盖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受访者均为高校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200份,实际回收2092份,其中有效问卷2086份。报告显示,受访者中,在应聘中受到各种歧视的为1020人,占54.05%;37.74%的受访者认为就业歧视不能容忍;但67.03%的人对此选择无奈接受。
合肥市人才市场唐姓部长对此表示,性别、户籍地域、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等指标,是用人单位歧视的“重灾区”,其中,性别歧视最突出。
记者20日走访了合工大、安大等省城几所高校,在应届毕业生中,一些女生都表示感到了性别歧视,因为很多职位都只要男生。在改善就业歧视的办法中,大学生给出了3个选择:制定反就业歧视法、通过媒体宣传改变人们的观念及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本报记者 吴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