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来到病床前,为黄敦全老师朗诵课文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牛泰 邹琪 摄影 记者李溪 通讯员黄安柱
19日,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5名学生代表,手捧山区孩子们采摘的山花和贺卡,来到57岁的黄敦全老师病床前,祝福他早日康复出院。黄老师未语先流,感动不已,他对孩子们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今年5月,全国优秀教师黄敦全,因肝癌中晚期,病倒在讲台上。他说,多么渴望着能够再次走上讲台,与孩子们在一起呀……
两地跑教,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温坪村地处谷城县南河镇大山深处,山环水绕,炊烟袅袅,狗吠鸡鸣,似一幅水墨画。
1971年2月,温坪村四组教学点迎来了一名新老师,他就是18岁的黄敦全。
这个教学点只有16个孩子,最小的6岁,最大的仅比黄敦全小1岁。
课堂设在一户农家的堂屋里,课桌椅参差不齐,都是孩子们从自家搬来的。
温坪村有个叫薄刀岭的地方,1972年,这里的老师被推荐上了大学,一时缺少老师。薄刀岭的群众希望黄敦全来执教。
一边是温坪村人的挽留,一边是薄刀岭百姓的期盼,黄敦全几经思考决定,两个教学点他同时承担起来,隔日跑教。
为了让薄刀岭的孩子有自己的学校,黄敦全带领村民们砍来木棍,夹成篱笆,再糊上泥浆做成墙壁。就这样,6根木棍撑起了一所学校。
薄刀岭距温坪村四组有10多公里的山路,天气好也要走1个多小时。两地奔波,鸡未打鸣他就得上路,晚上落脚歇息时天已黑。
1973年6月的一天傍晚,黄敦全回薄刀岭,树丛中一条碗口粗的蛇窜到他的脚下。黄敦全急忙后仰,但脚底一滑,下滑了20多米后,他抓住一根树枝,才捡回一条命。
1974年9月,黄敦全返回温坪时,大雨致山体滑坡。黄敦全蜷缩在石壁下,滚落的石头将他的小腿砸得血肉模糊……
山高水长,他买来驳船为学生摆渡
粉水河,南河最大的支流,从温坪穿村而过,宽约百米,两岸山峦叠嶂,风光秀丽。然而,就是这条蜿蜒的小河,阻断了山区孩子们求学的步伐。
1976年,黄敦全调到温坪小学,学生却分居粉水河两岸。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部分学生总要过河上学。
温坪村原有一条接送学生的木船。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船工嫌钱太少,8年前,这条木船停摆。
学生上学便成了问题,要么多绕几公里的山路,要么天天请船接送。黄敦全决定:买船。
2002年9月,妻子邹庆菊拿出家里全部的存款,但只有1000多元。
犯难之际,在武汉打工的女儿回到家中,拿出了当保姆攒下的2000多元交给了父亲。
2002年10月,黄敦买回了一条驳船。“坐稳了,开船了!”从此,无论晴天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天清晨和傍晚,黄敦全在粉水河畔摆渡的声音在山间回响。
2005年6月12日傍晚,黄敦全划船驶到河中时,狂风刮过,乌云遮日。一声响雷,暴雨倾盆,狂风掀巨浪,小船颠簸起来。黄敦全奋力挥动双臂,小船艰难地前进,学生最终平安过河。
自办食堂,他让学生吃上热饭热菜
上学需要渡船,往返路程又太远,大部分学生不便回家吃午饭,只好自带伙食。
一个叫龙雪的小姑娘,每天带点馒头或方便面。偶尔带来白米饭,就着咸菜下饭。看着小姑娘和同学们面黄肌瘦的样子,黄敦全不是滋味。于是,他又办起了“食堂”。
教室旁,他搭起了炉灶,支起饭桌。辟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蔬菜。他每年喂养两三头猪,宰杀后腌成腊肉。清早起床,他到鸡舍里捡鸡蛋。多年来,他想尽一切办法,用以改善学生伙食。
温坪村书记龙德仁算了一笔账,黄敦全每顿饭只向每名学生收一元钱,每个月下来,至少要贴进300元。
垫付学费,他不忍孩子辍学当文盲
被大山环绕的温坪村,虽有一山好水,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民却非常贫穷,许多家庭付不起学费。
1993年春,村民张振强的大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他来到黄敦全的办公室:“我实在拿不出钱,您能不能先收下我儿子?”“钱我先垫着,书照样发给他,课照样让他上,还有什么比孩子上学更重要的呢?”黄敦全说。
1995年和1997年,张振强又把二儿子和三儿子送到了温坪村小学,依然没有交学费。
温坪中心小学徐校长介绍,黄敦全早年执教的时候,就经常资助学生。他对家长的口头禅是“只要你同意孩子上学,学费我来想办法。”
然而,让黄敦全老师愧疚的是,女儿因为没钱读书,初中刚读几天就辍学了。
放弃高薪,他是舍不得离开孩子们
黄敦全曾有5次推荐上大学的机会,但家长们听说后,请求他留下来,他一次次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每次离开一个教学点,看着孩子们一边扯着我的衣角,一边哭。”黄敦全说他也哭了,也舍不得离开他的学生。
村里曾提议让黄敦全当村支书,他最终推辞了,他同样是舍不得学生,舍不得三尺讲台。
去年,黄敦全的亲戚在海南帮他找了一份月收入5000元的工作,黄敦全谢绝了。因为村里与他说好了,退休后返聘回学校,再教孩子们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