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丽莉
讯 今年29岁的胡建强,出生在天水市秦安县叶堡乡叶堡村的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因为两件事情成了乡亲们议论的焦点。
第一件,2005年,胡建强考上了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研究生,成了村子里名副其实的“金凤凰”。
第二件,今年年初,已经研究生毕业的胡建强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村子里办起“百姓幼儿园”,这好不容易出去的“金凤凰”又自个儿“飞”了回来。
胡建强和孩子们的“熊猫三宝”
11月8日下午,记者在秦安县见到了胡建强,还有他的大学同学赵晓昺。
当时,胡建强正拿着三件“作品”来县城装裱,准备邮寄到河南去“参展”。“其实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参展’,只觉得好玩,我这样做的唯一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这种启发式教育在农村的学前教育中几乎没有。”
说着,胡建强小心翼翼地搬出三件孩子们的作品,“你看,这些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虽然主题都是熊猫,但三个熊猫各有特色:第一个熊猫精神抖擞,手持宝剑,仔细看会发现作品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用普通的塑料袋拼构而成,白色塑料袋组成了熊猫的头和身体,黑色塑料袋组成了熊猫的耳朵、眼睛和四肢,红色塑料袋则被剪成一个宝剑的形状粘贴在熊猫的手中;第二个熊猫,是用大米、黑米、绿豆三种粮食在一个画板上贴成的,惟妙惟肖;第三个熊猫是个穿着肚兜的熊猫布偶,缝制精细。“那个叫‘环保熊猫’,这个叫‘粮食熊猫’,还有这个布偶是‘吉祥熊猫’,这些是孩子们的‘熊猫三宝’!”说话时,胡建强眉宇间透着兴奋。
胡建强告诉记者,在制作这些熊猫的过程中,幼儿园的每个孩子都充满了好奇和惊喜,这让他感到满足,“当初办幼儿园,就是想让每个孩子从学习中体会快乐,从快乐中学习知识。”
研究生和他的幼儿园
2008年7月,胡建强从西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研究生毕业后,走上了“北漂”之路,在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为一家画廊担任策展助理,包吃包住,月薪3000元。几个月后,这种浮萍般的生活让他开始反省,“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究竟做什么才更有意义”,在和老同学赵晓昺的聊天中,两人开始了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的讨论。他们感慨“二十年过去了,农村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可对孩子教育的观念还和过去一样,从来都没有变过。”
当时,胡建强的家乡叶堡乡叶堡村只有一个学前班,招收5岁左右的适龄儿童,学汉语拼音、写简单汉字,做十以内的加减题。而五岁以下的孩子,要么整天生活在家长的溺爱中,要么就跟着父母在田边玩泥巴。幼儿园在很多家长印象中,遥远而又模糊,甚至有些多余。
2009年6月,赵晓昺在秦安县城开办了一家幼儿园。
胡建强则辞去北京的工作,在朋友、家人和乡亲们不解的目光中毅然回到村子里,向父母提出要办幼儿园的想法。
最感到困惑的是他的父亲胡耀进,当工人的他好不容易将三个儿子的户口从农村落到城里,千盼万盼儿子毕业在城市中有个工作,怎么又跑回这山窝窝里,还要办个幼儿园,房子哪来?资金哪来?乡亲们会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