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自称协议照顾工伤丈夫30年(图)

2010/12/6 5:01:1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雇用郝桂霞承担因公致残的杨瑞泉的护理工作,定期为3至10年……若10年后杨瑞泉仍健在,本单位将郝桂霞转为正式职工,护理期间不许离婚,不许找其他工作。”郝桂霞说,这份协议显示,北京市地质局102队曾因人员紧缺,决定雇用郝桂霞承担因公致残的杨瑞泉的护理工作,定期为3年至10年,工资为每月40元。

本报记者 刘杰 摄

本报记者 刘杰 摄

  “雇用郝桂霞承担因公致残的杨瑞泉的护理工作,定期为3至10年……若10年后杨瑞泉仍健在,本单位将郝桂霞转为正式职工,护理期间不许离婚,不许找其他工作。”近日,郝桂霞手持这份协议,将丈夫生前所在单位——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告上法庭,要求对方将自己转为正式职工,并补交三险一金。地调院表示,这份协议涉嫌伪造。目前,昌平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嫁给病床上的男人

  现年53岁的郝桂霞是河北人,从未上过学。今年11月初,记者几经辗转在同仁医院找到了正在看眼病的她。郝桂霞说,眼病都是以前哭出来的。

  据郝桂霞介绍,1972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杨瑞泉,当时,杨瑞泉的条件比她好,是北京人,初中文化,经过社会招工进了北京市地质局102队,从事延庆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两人很快订婚。

  1973年4月,杨瑞泉在野外勘查时,被重型机械物件砸伤头部,当场昏迷。年仅17岁的她连夜赶往医院,看到杨瑞泉头部被砸出个窟窿。郝桂霞说,她当时对婚事打了退堂鼓。几个月后,102队的领导到她娘家说情。未满婚龄的她是借用三姐的户口本和杨瑞泉登记结婚的。

  丈夫单位补偿2万

  事故半年后,杨瑞泉病情有所好转,虽然能独自行走,但无法正常劳作,要靠人照顾,且随时有癫痫发作的可能。郝桂霞说:“他伤口怕风,他总用右手捂着右边脑袋。他总觉得我们说话声大嫌吵,就发脾气,三个孩子没少挨他打,我胳膊上也全是伤。”郝桂霞坦言,她曾想过要离婚,但因为孩子还小,丈夫的病挺重,如果自己走了,这个家就没人照顾了。

  1980年,北京市地质局102队划归北京地质调查研究院,杨家从延庆搬到昌平,住在家属院内。1999年,杨瑞泉被认定为工伤,致残等级为6级。两年后,他因病去世。

  此后,郝桂霞认为自己照顾因公致残的丈夫,地调院应该给付护理费、子女抚养费等50余万。2006年12月,在昌平法院的调解下,地调院一次性给付郝桂霞护理费用2万元,郝桂霞表示不再就此继续追究。

  拿着协议再打官司

  “2007年,我从抽屉里翻出一份协议书!”郝桂霞说,这份协议显示,北京市地质局102队曾因人员紧缺,决定雇用郝桂霞承担因公致残的杨瑞泉的护理工作,定期为3年至10年,工资为每月40元。若3年至10年间杨瑞泉亡故,协议自然解除;若10年后杨瑞泉健在,队里会给郝桂霞转成正式职工,待遇视同队里其他人员。但转成正式职工的条件是郝桂霞在护理期间不许离婚,不许找其他工作。

  郝桂霞回忆说,这份协议是1980年在自己的要求下签的。当时在地调院的一间办公室,屋里有102队的书记,还有一个不认识的男子。“领导给念了一遍,问我有意见没,我说没意见,他们就让我按了手印。”

  时隔多年,要不是在抽屉里翻出这份协议,郝桂霞恐怕再也想不起它。今年7月,她手持这份证据,将地调院告上法庭,要求对方将自己转为正式职工,并补交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住房基金。

  单位称协议不存在

  11月24日,地调院办公室主任许先生对记者说,这份协议并不存在,可能涉嫌伪造。许先生说,办公室翻阅资料但没有查询到结果。后来调取了杨瑞泉的档案,发现其中并没有这份协议。“如果当初签了的话,杨瑞泉的档案中肯定要留存一份。”

  许先生说,这些年来,地调院对郝桂霞给予很多照顾,比如,1990年前后分给他家一套楼房,2000年前后,还曾借给他们家两间平房,后来允许他家大儿子到地调院上班,但他大儿子因对工作不满意辞职。去年郝桂霞就手持协议书告过一次,被昌平法院驳回,没想到她今年又以劳动争议为由起诉。许先生还表示,他不清楚郝桂霞提到的102队书记现在去向如何。

  据了解,昌平法院将继续审理此案。

  真假难辨的协议书

  据了解,协议书已经做过一次司法鉴定。在地调院办公室,记者看到这份鉴定结论,上面显示这份协议书使用碳素笔书写,而这种笔当时还未在市面流行;且盖章与兄弟单位有不符合之处,因此倾向于有做旧的可能,并非当时所签。

  对此,郝桂霞的代理律师张立二提出质疑:“难道碳素笔没在市面上流行,当时的工作人员就不可能有吗?”郝桂霞还出示了一份盖有地调院办公室公章的答复意见,上面明确写有“郝桂霞拿来的协议书在杨瑞泉的档案里有一份,但已是遗留问题,致使目前问题无法解决。”地调院对司法鉴定结论不持异议,但办公室主任许先生表示,这个协议年头太长,院里也无法断定真假。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