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乞讨者路口拿鸡毛掸擦车讨钱 日入三五十元

2010/12/13 12:49: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上午,三名妇女带着孩子外出乞讨。记者调查省城“职业擦车乞讨族”,日收入三五十元;据了解,站北新村的最西面是最为破旧的一片区域,不少房子已经是危房了,然而该区域是乞讨者居住最为密集的地方。

一名女子带着孩子正在乞讨

一名女子带着孩子正在乞讨

上午,三名妇女带着孩子外出乞讨。

上午,三名妇女带着孩子外出乞讨。

中午,乞讨者正在分享食物。

中午,乞讨者正在分享食物。

小燕和她的孩子

小燕和她的孩子

  合肥的不少路口经常会出现一些拿着鸡毛掸子擦车的职业乞讨者。她们究竟从哪来?背后有没有人在控制?她们或背或抱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近日,本报记者对一群“擦车乞讨族”进行了追踪调查。

  记者调查省城“职业擦车乞讨族”,日收入三五十元;聚居城中村,经常换房住

  ■追踪

  时间:12月1日下午4时40分

  城中村里跟丢了人

  12月1日下午4时40分,记者来到黄山路与金寨路交口,在滚滚车流中,一名抱着小孩的妇女来回穿梭,一有车辆停下来等红灯,她就凑上前去,拿着鸡毛掸子在前挡风玻璃上象征性地挥动几下,然后拿着一个装有硬币的碗向司机乞讨。记者发现,这个十字路口竟聚集着好几个女性擦车乞讨者,有中年人,也有老人。

  下午5时40分左右,记者跟随她们一起“收工”。只见她们坐上一辆226路公交车,在胜利路蓝鲸国际下了车,再从胜利路道口拐进西侧一个城中村。由于光线很暗,再加上房屋密集、岔道多,跟了一段路后,记者把人跟丢了。

  时间:12月2日上午10时15分

  分工合作自带干粮

  12月2日上午10时15分,记者又赶到黄山路与金寨路交口,又“遇到”了12月1日跟丢的那群乞讨者。

  记者发现,这些擦车乞讨者一般一至两人占据一个方向的车道,一个十字路口各个方向都有人负责。乞讨者多是妇女,个别妇女会抱着孩子,老人多起着“放哨”的作用,或是在附近人行道上或坐或走着行乞。她们一般自带馒头、方便面等当午餐。据记者粗略计算,擦车乞讨者每人每天的收入能有三五十元。

  时间:12月2日下午5时50分

  乞讨者收工回蜗居

  12月2日下午5时50分,记者再次跟着她们“收工”,返回了站北新村。这一次,记者跟着她们来到住处,这些人住在一条胡同的深处,透过半掩着的门,可以看见局促的小屋里起码住着四五个人。站在屋外,记者就可以闻到屋内弥漫着霉味。由于她们说的是方言,记者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

  据了解,站北新村的最西面是最为破旧的一片区域,不少房子已经是危房了,然而该区域是乞讨者居住最为密集的地方。记者在采访时,站北新村的一些居民表示,这群乞讨者大多来自甘肃,她们分散居住在城中村的破房子里,很少和本地人交往,一般早出晚归,结伴而行,中午很少回来,而且他们都是很多人住在一起,每隔一段时间还会互相换房子住,估计是为了安全起见。

  ■述说

  时间:12月5日上午人物:小燕

  不少人在老家盖了大房子

  小燕和合肥不少“擦车人”一样,来自甘肃。12月5日上午,记者上门时,她正在家带女儿。“我家住在甘肃岷县一个小村庄,家里虽然有十亩地,但土地不肥,在家几乎没有收入。为了挣钱,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合肥,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小燕说,丈夫在火车站旁边帮人家卖肉,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她自己不识字,加上女儿只有一岁半,如果带出去乞讨,小孩很容易感冒生病,因此她基本上在家带小孩。

  “我这房租每月100多块,老公挣的也够我们花的了,等到孩子再长大点,希望能在合肥上学。”小燕说,城中村里住着好几个老乡,妇女和老人一般都以乞讨为生,家里的男人有的在家带小孩,有的会出去给人家扛大包。他们中的不少人在老家都盖有大房子,家庭条件还不错。

  时间:12月5日上午人物:张老太

  擦车乞讨收入相对高一些

  12月5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脚病复发的张老太,和她合租的另外三名妇女已经早早地出门乞讨去了。记者在出租房看到,屋里有两张床以及一台21寸彩电,到处都堆着衣物和破烂,显得很乱。

  张老太说,她在合肥乞讨已经很多年了,现在乞讨也不容易,像她今年70多岁了,只能坐在路边乞讨,一天挣不到几块钱。前几天她出去乞讨,三个小时才要到两块钱。不过她说,带着孩子出去擦车乞讨的妇女,收入相对要高一些。老人说,这些孩子并非是“托”,都是那些妇女亲生的。在这个城中村,她们这些从甘肃来的,基本上都是四五个人合租一个房间,大家相处得还不错,她生病了,其他人也会过来看看她,“这个城中村要拆迁了,我们这群人正在找住的地方,可能会搬到安徽大市场那边去吧,但我已经老了,估计过一段时间就回老家了。” 杨磊 本报记者 项春雷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