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冬又一场大雪降落申城。冷!福建路桥桥洞外,雪花纷飞;桥洞内,“穿堂风”冻得人直跺脚。3名在桥下“安营扎寨”的拾荒者蜷缩而卧、瑟瑟发抖,神情却“安之若素”。市民张先生来电呼吁,极端寒冷天气中,这些拾荒者在将救助站的援手挡开的同时,“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冒险”。
桥洞内“安家”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福建路桥,在南苏州路福建路路口的一个桥洞下,发现了拾荒者的“大营”。
桥洞两面透风,不时有雪花飘进洞内。洞内通道上,橱柜、碗筷、沙发等生活用品有序摆放,木板、饭盒等废品堆在墙角。显然,这里已成为“拾荒者”的一个“小家”。
一名长期在周边工作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洞里“住客”来来往往,并不固定,目前共有3名男性住在里面,以拾荒为生, 其中两人仅十多岁,另1人约50岁。她透露,他们入住桥洞已有1个半月,生活起居全在洞内。
市民张先生觉得,拾荒者居住在桥洞下,有碍市容。“寒潮来袭,露宿街头很容易生病,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冒险。”
不愿接受救助
在洞内一角的黑色皮沙发上,记者“找”到了其中一名小拾荒者。他对陌生人十分警惕,“我不需要帮助”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记者给他买了面包,攀谈起来。
他只有12岁,入住桥洞仅4天,平日以拾荒为生,与同住在此的另两人并不认识。记者发现他身上除了穿的薄内衣外,仅套了一件旧校服,尽管冻得瑟瑟发抖,仍称“不要去救助站”。
桥洞中的“杂物带”中,还有一辆黄鱼车被不透明的塑料布包裹得密不透风,黄鱼车上居然“藏”了另一名拾荒者。他冷得不停哈气,不肯掀开一点点塑料布“漏风”,隔着布说:“我不需要救助,你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救助站很无奈
说起此事,黄浦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十分无奈。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救助站对此早已知晓,前一阵,他们曾联合***、***等联合劝阻这些拾荒者,奈何他们始终不愿离去。
费站长分析,这些拾荒者多为外来拾荒人员,不愿接受救助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愿失去收入。他说,他们在路边拾荒每天能挣几十元钱,进了救助站,不仅没有收入,还要被送回老家,所以他们宁愿挨冻,也不愿接受帮助。
本报实习生 徐晗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