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康四村钓鱼协会的人认为,池子里飘浮的液体和塑料袋都证明有人“下毒手”
□晚报记者 程怡 摄影报道
由于连天大雪,共康四村钓鱼协会的垂钓活动已经推迟了多日,趁日前一个好天,十多名会员相约一同到池边垂钓。谁料,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竟然是一池子翻着白肚皮的鱼。平时清澈的湖面上更是漂浮起了一层类似油污的液体。 “池子出事了! ”叫喊声此起彼伏地响起,而这已经是共康四村池塘五年间第四次遭遇意外,满池鱼全部死光。
几千条鱼一夜翻白肚
“你看,就是这种东西,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把整个池子的水都弄浑了。几千条鱼啊,估计都死光了。 ”刚进入共康四村小区,记者就被小区居民围住,居民们纷纷向记者描述起池子被“投毒”的情况。
在共康四村钓鱼协会会员朱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这片位于小区中央的池塘。这片池塘的水有些浑浊,甚至有些发黑,而朱先生说池塘平时水很清。在池边,记者发现一条条尚未长成的小鱼翻着白肚浮在水面上。池塘里,时不时有鱼跳起,并在扑腾一阵后浮上水面。
“我早上的时候就发现池子不对头了,鱼一条条都浮在水上面,池子里的水也变了颜色。 ”刘先生是第一个发现情况的。而根据他的描述,当时池子中央还漂浮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尚有残留的类似油状的液体,很有可能就是造成这次意外的元凶。见情况不妙,刘先生立即通知了其他人,大家得知情况后很是震惊。
记者看到,在水池上漂浮着一大片油状的液体,而且还有不断蔓延的趋势。
垂钓协会年年放鱼苗
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共康四村,因小区内部分地方有高压电线,不宜建造住宅,被因地制宜改造成了树林,供周边居民运动休闲。而池塘正处于这块树林的中间,根据现场目测,面积约有近三千平方米。很快,当居民们入住后,池塘就成了小区不少老人们垂钓的乐土。
据共康四村钓鱼协会的会员朱先生介绍,在搬入之初大家只是觉得好玩,没事就拿着鱼竿到池塘里垂钓。但有人意识到,钓鱼也要有个循环垂钓过程,很快一个钓鱼协会就成立了。1997年,30多个志同道合的老人自发出钱,在每年春秋两季,买来鱼苗投放入水中,久而久之,这处池塘就成了“鱼塘”。由于环境保护意识较高,加上时不时有老年志愿者打捞清理垃圾,虽然是后天开发出来的一池死水,但依靠着下雨和池底的循环系统,水质保持得非常好。
五年内四次池鱼死光
为何会出现满池鱼一夜间都死光的状况,到底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记者问及此事时,会员们纷纷表示,肯定是人为造成的,因为这情况在共康四村这片池塘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
“据我知道已经发生四次了,而且就是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我们实在搞不懂为什么有人要在池子里放这种东西。 ”资深会员朱先生说。他告诉记者,发现有大批量鱼死后,为了避免不明就里的居民捞回家,会员们纷纷拿着网兜开始打捞。后来,一些大鱼就被打捞上岸,放在草坪上。这时,几个租户拿着袋子,竟然打算将死鱼装走。见此情况,朱先生立刻上前制止,表示鱼可能有毒不能食用,谁料这两人竟然回答说“没关系的,这东西毒不死人的,鱼烧熟就能吃了。 ”这个回答立刻引起了钓鱼会员的注意:他们怎么知道这种液体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就当老人们准备将他们拦下询问时,两人也惊觉失言,立刻离开了池塘,飞快地走了。
“毒水”要等天然净化
看着一池子被污染的水,垂钓协会的会员们既感到无奈又有些庆幸。朱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本想着在春节前再次购入一批鱼苗投放,这次本打算趁着天气好来钓钓鱼,顺便观察下水质情况的。 “所幸还没买,否则一千多元的鱼苗就要全部泡汤。 ”朱先生说道。
至于这池子水该如何处理,朱先生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们会与相关园林部门联系,帮忙抽干水。另一方面则要靠天然净化,将水慢慢排清。 “估计处理的时间会很长,我们的垂钓又要无限制延期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