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时,顾客需留意标签价格和收银条价目表。供图
晚报记者 郭宇 报道
近日,本报不断接到市民来电称,在超市购物时遇到虚价情况。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因差价较小、赔偿难以起到惩罚功效等因素,一些超市卖场仍然存在虚价现象。为此,有市民建议设立网上组团维权。
投诉:超市虚价情况未绝
“虽然节前有超市被罚了款,但实际上好像并没有起到惩治的功效,虚价情况仍然存在。 ”市民郑阿姨近日来电反映,她在水城路上的一家超市购物,她拿起收银条,扫了一眼电脑打印的价目表,忽然发现有一袋花生的价格有些异样。
“当时,我买了两种花生,一种是袋装的,一种是散装的,我买的时候曾经比对过,印象中都是7元多,但收银条上却打印着10元/袋。 ”郑阿姨找来商场相关工作人员,后者给予相关赔偿了事。
有郑阿姨经历的并非少数,近日,本报不断接到市民来电,反映遭遇超市的虚价行为。有市民反映,虹口区某超市购买鸡精,标签价格9.9元/包,而收银条却要收取11.9元/包。
调查:未见超市整顿迹象
昨天下午2点左右,江苏路附近一家大型超市正在营业。相比春节前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队,假期后上班首日,超市内显得有些冷清。
当记者问起一名营业员关于虚价问题时,对方说:“我们以前也有,有时候打折了,电脑忘记输入,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只要改一下就好了。 ”在中山公园附近,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询问一名超市工作人员,如果遇到虚价情况,该如何解决时,对方没有正面回答,反而质问记者。
最后,在无奈之下,这名工作人员才称,按照政策该赔偿。
“他们好像很淡定。”郑阿姨也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在帮她解决问题时,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给人感觉是,他们见怪不怪了。 ”
顾客:投诉花费精力更大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像郑阿姨一样找到具体标签与收银不一致的虚价物件的,并不占多数,更多人只是稍微注意一下。在江苏路附近某超市内,张先生购买了200多元的物品。收银之后,张先生拿起收银条,扫了一眼,然后,将收银条扔进购物袋里。
“虚价事件之后,我也多留了点心。”张先生说,“现在到超市购物,会下意识地会看一眼收银条。不过,有时买了太多东西,都忘记标签上的价格了。”还有一名顾客说:“如果相差两角钱,罚超市5倍差价,也顶多是一元钱而已。如果再找来超市工作人员,甚至举报投诉,可能花费的精力会更大。 ”
网友:网上组团一起维权
记者发现,随着虚价事件的发生,超市与顾客之间的信任度有所降低。在网络上,有人在论坛发帖称,大家已经习惯了到超市购物,而且大多标签价格看都不看,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虚价”。对此,有人认为,可以用手机拍下标签,留住证据,以备投诉维权。
网友“吐泡泡的鱼”认为,由于涉及金额较少,维权的并不多,毕竟维权成本远远大于虚价商品的差价,而且即使得到赔偿,对超市而言,也如九牛一毛,起不到惩罚效用,很多顾客因此选择不予追究,这给超市卖场继续“虚价”留下了空间。网友“吐泡泡的鱼”称,遇到类似情况时,是否可以留下证据,网上组团,一起维权,也许能达到严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