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南路路面下沉本报记者 周亚军摄影
成吉思汗大街的路面出现裂痕本报记者 周亚军摄影
□本报记者 燕燕飞 实习记者 赵蒙蒙
“你们快去成吉思汗大街看看呼市去年夏天刚刚新修的路吧,就跟搓衣板儿一样,这才几个月,路面怎么就被压成这个样子了?”昨日上午,呼市一位司机打进本报新闻热线说。随后,记者赶赴成吉思汗大街进行调查。
新修路面现车辙和裂痕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城市景观街之一的成吉思汗大街看到,扩建的道路虽然很平整,但是路面出现多条裂痕和车辙。车辆行驶在其上一直都很颠簸,车轮噪音加大且非常刺耳,车内一直都是嗡嗡之声不绝于耳。
呼市一家事业单位的司机武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道路非常颠簸,有车一直在抖的感觉,所以每次在这条路上开车都会很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出租车司机表示,路修完后不如修之前,工程质量太差。他说:“去年夏天,因为修路交通堵塞一个来月,但是老百姓都克服了,主要原因就是期待更畅通的道路出现,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很难过。”
随后,记者又来到兴安南北路,发现多个下水井有裂痕,有的甚至塌陷。路面凹凸不平,车辆经过的时候会有颠簸感,沿着兴安路一直向南,路面破损严重,可见裂缝和坑洞。一位刘姓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路面和去年的道路情况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但是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路面还凹凸不平,行驶的时候也需要多加注意。“道路上的井盖非常多但都镶嵌不平,我每次开车路过都要躲避这些井盖,还要兼顾变线,很麻烦。”
裂痕是热胀冷缩造成的?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呼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工程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路修理后路面上的裂痕是由于北方温差大,热胀冷缩,到了夏天有可能会紧闭。”针对兴安南北路上的井盖塌陷,他表示:“扩路之前,该处的地下设施就不好,我们维修的只是表面,我们会及时和维修人员联系,进行修理。”
至于“搓板路”的问题,他让记者走正规渠道,办公室批准后,工程科才能接受媒体采访。
投入巨资新修的公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其他路面是否存在同样问题?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
相关链接
2010年8月10日起,呼市市政管理局对市区5条主干道、60条小街巷实施改扩建,其中,60条小街巷责成各个区进行改扩建,计划改扩建道路23.4公里,总面积86.1万平方米,总投资11.8亿元。
据了解,道路寿命一般为10年或15年,此次改扩建的5条主干道包括新华大街、兴安南北路、腾飞路、乌兰察布路和成吉思汗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