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15号楼住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年过八旬的杨德山夫妇和88岁的聋哑哥哥杨德海生活在一起,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已经让他们难舍难分。
老杨兄弟俩的祖辈是做小买卖的,从兄弟俩记事时起,家里的生活就不宽裕。“那个时候,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做各种点心,白天好拿到街上去叫卖。”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老杨仍然记忆犹新。
“那个年月做小买卖的,利很薄,有的时候跑一天赚到的钱只够买四五斤棒子面。”为了维持生计,老杨兄弟和父亲一起,挑着扁担,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从十多岁起,杨德山就开始学习如何营生。由于年长他两岁的哥哥杨德海一出生就听不到任何声音,可是为了支撑这个家,聋哑哥哥杨德海还得在一旁打下手。
杨德山26岁那年,在父辈们的撮合下,他和史绣珍结了婚。结婚后的杨德山为了照顾聋哑的哥哥,兄弟俩就一直没有分开过。为了交流方便,史绣珍还学会了手语。经过近60年的交流,如今,史绣珍的手语比划得比杨德山还要好。“很多时候,我家老头子都不知道他哥哥要说什么。”这让史绣珍很是自豪。
在共同生活的60年岁月中,杨德海也曾经有过两段婚姻。其间,两家人仍住在一个院子里。后来,杨德海的第一位妻子因为生育问题,结婚几年就离了婚。第二段婚姻维持了近20年,因为老伴的去世,杨德海再次孑然一身。看到杨德海又重新过上了单身汉的日子,怕哥哥心里难受,杨德山夫妻俩更是悉心地照顾。
2002年,伴随着平房区的住宅改造,杨德山一家人从生活了70多年的平房搬到了楼房。“当时哥哥也可以选择要一套房,但是一想到一家人生活了那么久,再加上哥哥毕竟是残疾人,年龄也大了,一个人生活还是有些担心。”就这样,杨德山将家里的一间卧室腾出来,让给哥哥杨德海住,自己则和老伴承担起了照顾哥哥的义务。
由于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杨德海已经习惯了弟弟一家人的照顾。对于弟弟的几个孩子,杨德海也视如己出,很是疼爱。为了减轻弟弟的负担,杨德海也是自谋营生。他用胶泥捏小动物,淘换一些别致的小玩意儿到街头卖。
如今,杨德海已经是88岁高龄,可是只要是碰到晴朗的天气,他仍会拿着他的那堆小玩意儿去外面摆摊。担心杨德海上了岁数行动不便,杨德山夫妻俩都劝过哥哥。“可是他就这么一个爱好,也就随着他了。”史绣珍说,生活了这么多年,大家已经习惯彼此相依的生活了。
本报记者 李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