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
国宝更名为后母戊鼎但教材仍用原名学生不知如何作答记者询问专家——
司母戊鼎改姓答卷可用旧名
本报讯(记者王璐) 到底是答“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近日,国宝的改名,让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们犯了难。
近日,一直被大家称作“司母戊鼎”的国宝级青铜器更名为“后母戊鼎”。3月底,国家博物馆青铜器厅开展后,市民参观“司母戊鼎”时就会发现其展品标牌和解说词都将改为“后母戊鼎”。
然而,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中,提到商周青铜器这件代表作时,还写的是“司母戊鼎”这个老名字。
“到底是按课本答题,还是按照新改的名字?”知识点的突然更名,让正在准备一模考试的不少学生犯了难。
对于考生的疑问,记者采访了老师及市教委相关工作人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历史老师王玲告诉记者,每年的中、高考考试大纲都是根据所学教材制定的,在教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考试中若涉及此问题,仍旧写“司母戊鼎”即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命题处工作人员则表示,通常考试试卷中会尽量避开具有争议的考点。如果出现,在最后的阅卷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多方面考量,灵活判卷。
随后,记者也从教材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了解到,针对“司母戊鼎”的更名,他们在教材修订的时候会加以考虑。
●背景链接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就建议将“司母戊”更名为“后母戊”。因为商代字体较为自由,可正写,亦可反写。
因此,“司”和“后”字形可以一样,而意思上此处也更接近“商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