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两岁开始看新闻联播续:众名人撰文探讨

2011/5/6 1:57:1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4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3000多字的《武汉“五道杠”“天才少年”追访记》,让“各方还原真实的黄艺博”。直播节目中,当地社会学家和教育专家对“黄艺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众名人撰文探讨“黄艺博现象”

  蒋方舟:相信他不久就会成为正常人

  本报讯(记者黄征)记者昨日获悉,新浪网出现了名为“黄艺博”的新博客,开博时间是今年5月3日。

  记者在该博客上看到,首页“个人资料”中的头像依然是网上疯传的黄艺博低头看文件的照片。该博客共有19篇文章,除“开栏语”外,还上传了包括本报在内的各家媒体的相关报道,以及黄艺博不同时期写的日记和作文。

  记者发现,几天前饱受争议的《开博前言》,此次仍作为该博客的“前言”。

  黄艺博的新浪博客是否本人或其父母开通?记者拨打黄艺博的父亲黄宏章手机,但语音提示“您拨打的用户已被限制呼入”。

  对于社会热议的“黄艺博现象”,一些名人撰文表示关注。

  雅虎网在“五杠少年的未来伤不起”专题中,全文转载本报报道,并转发了从华中师大一附中考入清华大学的蒋方舟的微博:“在武汉读高中的时候,隔壁宿舍的女同学小时候也是五道杠,是市长小助理。对黄小朋友没什么好讨论的,他也没什么好惧怕的。我相信他不久就会成为正常人。”

  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中撰写了题为《黄艺博是个好干部》的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何三畏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说:“所谓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起坚持阅读《人民日报》,而且是自觉的,这不是孩子的奇迹,而是社会的奇迹。让小孩子专注于一种明显不符合儿童心理的电视画面以及更不符合儿童趣味的报纸文字,不是要小孩子自觉,而是要监护人自觉——持之以恒地引导。但是,因为逆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这样培养的孩子,从心灵上来说,已经不是孩子了。”

  新华社跟进本报“黄艺博”报道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连线本报记者

  本报讯(记者黄征)本报关于武汉“五道杠好少年”黄艺博的报道刊发后,连日来,包括新华社、英国《金融时报》在内的媒体先后跟进进行深入报道。

  4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3000多字的《武汉“五道杠”“天才少年”追访记》,让“各方还原真实的黄艺博”。

  一些网友认为,黄艺博的父母想从小培养儿子当官。对这一说法,新华社引用本报报道称:“(黄父)从来没有给黄艺博做过人生规划,更没想过让他当官、做‘领袖’。儿子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我和他妈妈认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比成绩更重要。我们只是想从小为他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培养他先做人、再做事。”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新闻综合广播频率编辑看到本报报道后,昨日中午主动电话连线,邀请本报记者参与其《新闻评弹》栏目直播,介绍黄艺博一家经历此事之后的状态。直播节目中,当地社会学家和教育专家对“黄艺博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