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微博直播割腕自杀遭部分网友质疑

2011/5/17 2:01: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记者 孙昊)5月16日,发生在陕西的一起“微博直播自杀”事件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在警方和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微博直播自杀”的榆林男子柳某获救,目前柳某身体已无大碍。

  讯 (记者 孙昊)5月16日,发生在陕西的一起“微博直播自杀”事件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在警方和网友的共同努力下,“微博直播自杀”的榆林男子柳某获救,目前柳某身体已无大碍。有网友对柳某的做法表示质疑,也有网友呼吁,不要质疑轻生者的自杀信号,不要因为猜疑耽搁了对生命的救援。

  5月16日下午,一名陕西男子连续将数张自己割腕的照片发到微博上,文字当中流露出了为情所困厌世轻生的意思。网友们纷纷转发微博,在留言中进行劝阻,并根据他在网上的留下的信息寻找这名男子。根据网友反映的情况,西安榆林两地警方迅速行动,经过5个多小时的搜寻,榆林警方于晚上22点左右将该名男子找到,立即将他送往医院。

  据榆林靖边县新庄派出所王警官介绍,割腕男子姓柳,今年22岁,系榆林某工厂员工,被救后意识清醒,但一直保持沉默,正在靖京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目前情绪平稳,已无大碍。

  直播帖疑似炒作 专家建议年轻人应减压

  “微博直播自杀”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在积极呼吁劝阻,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此举有自我炒作之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已经发生数起“微博直播自杀”事件。而此前,还有过“论坛直播自杀”、“QQ直播自杀”,当事人都遭到一些网友的质疑和批评,不少人质疑当事人在哗众取宠或自我炒作。

  西安慧舟心理工作室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是一场“自杀直播”,不如说是自虐的心理在作祟。从微博内容来看,这是由具体事件引发的自杀或自残行为,当事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希望以伤害自己身体为代价,来换取别人的尊重或关注。通过关注范围的增加,来释放自己心理上的压力,弥补现实生活中受到的挫折。这种方法是十分错误,不值得提倡的。

  千余网友围观“自杀” 无人伸援手终酿悲剧

  据了解,国外曾发生过一起悲剧,2010年圣诞节当天,国外有一名精神抑郁的妇人在人气社交网站Face-book上声称服食了过量药物自杀。但她在Facebook的逾千名“朋友”竟无一施以援手,部分网友还斥责她说谎,最终她未得到及时救援而死亡。

  在陕西的这起“微博直播自杀”事件发生后,有网友呼吁,不要歧视自杀者,不要把“微博直播自杀”当做“狼来了”,因为这是“自杀者”在发出求援讯号,他也可能正打算把这想法付诸于行动,所以不要忌讳,一定要做些什么。不要因为猜疑耽搁了对生命的救援。

  有数据表明,在中国,自杀死亡数是交通事故丧生数的两倍。自杀未遂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每重复一次,自杀危险上升一级。10%自杀未遂者最终死于自杀,33%自杀死亡者既往有过自杀未遂史。对自杀未遂者进行有效的干预可减少自杀的发生。

  自杀者的心理特征

  【认知功能方面】

  自杀者一般采用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处理问题,易走极端,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对困难常不能正确地估计,或缺乏解决困难的技巧,应付应激机制单调生硬,缺乏耐心,渴望即时成功,即时满足,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不计后果;对人、对事、对己、对社会均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心存偏见和敌意,从思想和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

  【情感方面】

  自杀者通常有各种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和内疚的情绪特征,多数自杀者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神经质倾向,常以冲动性的行为如酗酒,过量服药,自伤自残等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人际关系方面】

  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回避社交,难于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对新环境适应困难。

  如何能缓解“自杀情绪”

  【助人篇】

  建立关系:对他表明你真诚的关切,主动关心他、鼓励他。

  聆听:一个想自杀的人最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心声、听出他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

  求援:当有立即的危机可能,请不要抛下他,你可与任何可咨询的机构或信赖的人寻求支持,或报警处理。

  【自助篇】

  “所有发生于我,对每一个人来说它都会是相同不愉快的经验。”

  “我没有任何理由需要独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担。”

  “我心中的痛苦与恐惧祗要说出来,就会像放下重担,让我松口气。”

  “若有需要,可以向我的家人与朋友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