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老人绘21米古都新貌图庆祝建党90年

2011/5/26 5:57:1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图为67岁的李英华正在整理《古都新貌图》。”  自幼喜欢书画的李英华中学就进入专业的书画学校学习,有着西洋画、水墨画、静物画的功底,年轻时曾临摹过很多中国古画,一幅《古都新貌图》在她心中开始酝酿。(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两年跑遍北京城,《古都新貌图》的构思在李英华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67岁老人绘21米古都新貌图庆祝建党90年

  图为67岁的李英华正在整理《古都新貌图》。这幅工笔淡彩画作全长21米宽0.9米,画面囊括了首都90多个景点100多个单位。目前,李英华准备在朝阳门街道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展览上展示长卷作品。本报记者 饶强摄

  画轴徐徐展开,气势恢宏的紫禁城宫殿、绿树成荫的北海长亭古道、雕功精湛的雍和宫木雕大佛、中西风格合璧的工艺美术馆、车水马龙的二环三环路……古老又崭新的北京,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微缩在一幅21米长的《古都新貌图》中。

  这幅工笔淡彩长卷,并非出自美术大师之手,而是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李英华历时三年的心血结晶,也是这位67岁的老人准备献给建党90周年的礼物。

  创作的念头,萌芽于2008年。奥运会前后,北京这座古都日新月异,李英华的生活也是翻天覆地——一家人告别了挤了多年的那间1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党和国家为咱老百姓办了这么多好事,我要是不做点儿什么,来展现北京的新风貌,心有所愧。”

  自幼喜欢书画的李英华中学就进入专业的书画学校学习,有着西洋画、水墨画、静物画的功底,年轻时曾临摹过很多中国古画,一幅《古都新貌图》在她心中开始酝酿。

  于是,从2008年开始,李英华拿着自己的DV摄像机,转皇家园林、钻胡同小巷,实地搜集素材。她用DV机录像拍照,记录样式和颜色;用纸和笔画草图,记录位置,常常一出门就是大半天。

  “为了真实地再现城市原貌,光是大观园、恭王府,我就跑了四五趟。”就连平时李英华很熟悉的北海公园,她也是又去了多次。一次,她在北海公园的照片里发现有个别致的小凉亭,但自己的草图里却没有标注,于是又跑一趟,记录下凉亭的准确位置。冬天去的时候,公园里树叶凋零,为了还原枝繁叶茂的景象,她夏天时再次踏访。“我不能只凭想象来画。”这是李英华创作的原则。(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两年跑遍北京城,《古都新貌图》的构思在李英华的脑海中渐渐成形。胸有成竹的她,开始动笔了。创作时,屋里回旋着柔和的古典音乐或钢琴曲,那是李英华在帮助自己入境。各种树木是画卷巧妙构图的关键,为了表现出柳树、松树、槐树、杨树等近十种不同树木的深浅层次,李英华还特意从画卷的背面上色,以增加颜色的厚重感。就连环绕在长城周围的那些不太起眼的小树,她都画了好几天。而农展馆后方的葡萄架子、紫禁城宫殿琉璃瓦的颜色、恭王府里和珅给妻妾居住的厢房间数等细节,李英华更是不容许失真。

  三年创作,李英华乐在其中,从未感觉辛苦,一鼓作气是她做事的一贯风格。她笔下的北京,紫禁城是中心,长安街为主干,从日坛公园开始,天坛公园、新闻大厦、图书大厦、颐和园、卢沟桥……顺着《古都新貌图》一路向西,历史和现代完美交汇、融合——一个生机勃勃的北京城跃然纸上。

  创作很顺利,但没想到装裱却让李英华着了大急。“三分画七分裱”,李英华拿着画跑了七八家店,都被拒之门外,“21米?这么长!不敢接,怕弄坏了。”李英华磨破了嘴皮子,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商家答应帮她裱画。一般的画上裱只需一星期到十天,但这幅《古都新貌图》,足足花了两个月。

  作为献给建党90周年的生日礼物,画里的一笔一画,都表达着一个普通北京人对党的感激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李英华希望《古都新貌图》能有机会在一些展览上亮相,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欣赏北京、热爱北京。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