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一条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上海市仁济医院外,一名来自四川农村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以下简称“胆闭”)的男婴正露宿街头,而他的父母却拒绝了爱心人士和医院的帮助,宁愿抱着孩子“等死”。当晚,就有网友赶赴现场并表示愿意捐钱捐物来救治孩子。然而,参与救助的网友却陷入尴尬:孩子家长仍坚持放弃治疗,并拒绝送孩子去临终关怀医院的建议。在网友多次报警坚持下,病童近日再次被送进了医院。
谁有权利决定病童是否要救治、如何救治?谁来出面解决“拒援”尴尬?
“把钱留给别的孩子”
“胆闭男孩”何顺治只有9个月大,他的父母是来自四川珙县的普通农民。今年4月,何顺治由父母带着希望从四川带到上海看病,并住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做完胆囊引流手术之后,他的病情曾短暂好转。尽管医生曾告知需要肝移植才能根治,但在高达十几万的手术费面前,小顺治的父母还是决定出院。随后,小顺治病情加重,家长又让他住进了重症室。然而数天后因感到无力承担费用,他们再次决定放弃治疗。
但在上海仁济医院,经过摇篮网的“爱心妈妈”多方奔走,终于让何顺治在7月2日第三次住院。不过,由于治疗几度停顿,何顺治已经形成败血症,情况危急。在医生讲解病情后,何爸爸第三次决定放弃,并对“爱心妈妈”们表示“把钱留给别的孩子吧”。
据了解,2010年四川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40元。何爸爸告诉记者,自己去仁济医院求助时,身上只有一千块钱,将来孩子治不好,他们夫妇都要留在上海打工把以前欠的钱还上。“医院说要先治疗败血症才能决定是否移植。这些要30万,而且30万还不一定能治好。这个小孩能救就救,实在不行就算了。”何爸爸说。
谁有权力为孩子选择
这时候,大多数爱心人士表示理解并尊重家长的选择,他们提出了几个“善后”方案:愿意回家就筹款提供路费;愿意留下就帮助联系临终关怀医院,由爱心人士出资让小顺治走得“不那么痛苦”。也有小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劝说家长重拾治疗。
但是令“爱心妈妈”不解的是,最后家长拒绝了所有方案,他们宁愿忍受上海闷热的天气和夜晚蚊虫的叮咬,抱着腹胀如鼓的何顺治,白天在两个医院之间流浪,晚上在医院大堂地板上,铺几张从医院找来的纸板过夜。
一筹莫展时,有人想到了借助微博的力量。7月9日,北京的“爱心妈妈”王昱发布求助微博,当即有多位加“V”微博网友表示愿意帮助解决治疗费用,不少上海本地网友立刻付诸行动。当天晚上,在微博热心网友的轮番劝说下,何爸爸答应让孩子入院,但第二天上午,家长与孩子从医院消失。
10日下午,有微博网友再次找到何爸爸并说服“成功”,接下来却又是反悔。7月12日,“爱心妈妈”们再次提出送孩子去临终关怀医院,但何爸爸只是勉强微笑着摇头,反复说:“不麻烦你们了,谢谢你们帮了我们很多,我们不治了。”
一派网友则认为:在得到救助的前提下,父母凭什么任子女“痛苦地”死去?哪个相关部门能出面解决这个尴尬局面?
网友报警强制要求父母进行救治
为此,爱心人士们曾数次报警,希望警方能够强制何顺治的父母给孩子减轻痛苦。有网友提出要用《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来作为报警理由。
在接到报案后,上海浦东警方迅速出警与何顺治的父母取得联系。不过,负责出警的许警官告诉记者:“救助方面还是得问慈善机构,我们也只能去尽量了解情况。”
一位***私下告诉记者,他个人感到,问题的关键是双方的观念差距太大,无法在同一个思维框架内沟通,其中牵扯到城乡、贫富、教育水平等因素。
直到7月14日晚上,在多方努力下,何顺治的父母带着孩子回到了医院。
多名爱心人士私下同记者分析,何爸爸放弃治疗,有可能是不愿捐肝,担心自己丧失劳动力不能养家,而何妈妈身体状况不符合捐献条件;另一方面,也许他们更怕手术出现意外:大人小孩都有危险,人财两空。
其实,许多“胆闭儿童”家长也都经历了挣扎放弃的心路历程。据了解,在仁济医院救治的“胆闭婴儿”中,以来自四川、广东的贫困家庭居多。“医保只报销15%。假如手术费是13万,最后报销差不多1万。” 同样来自四川的“胆闭婴儿”张芸萱爸爸说,“胆闭”不在医保和民政救治范围内,为筹集手术费,他曾在上海街头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