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平向重病女孩捐赠的30万善款(图片来源:金黔在线)
中广网北京8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不久前,慈善家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一位患病少女捐赠了30万元现金,随后在捐赠过程中拍摄的一张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这张照片是不久前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身患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孩杨柳捐款时拍下的。图片中,杨柳带着口罩躺在病床上,杨柳的床边则堆满了一捆捆的百元大钞。不久前,《贵州都市报》曾报道过贵州大方县贫困女孩杨柳,因突发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费用的事情,李春平看到报道后的第二天,便来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杨柳捐赠了30万现金,这张照片也是当时拍下的。但随后网友“浮一大白”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这样的捐赠,你怎么看待?》,展示了这张照片,也在网友中引发关于如此捐钱是否合适的讨论。
不少网友认为,照片里,钱的符号意义太重,忽略了人,尤其是受助者,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感受上的不平等。也会对受捐助的人造成伤害。但也有网友认为,无论方式,无论高调还是低调,如果真的把钱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受赠者由此摆脱了困境,就值得赞赏。不过这个看法也遭到不少网友的反驳,有网友说,慈善当然可以高调,可如果这样的高调是以牺牲受助人的尊严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慈善就难言“善”的本意。靠牺牲受赠人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满足,其实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还有网友说,慈善不仅是开支票派现金,还应包括用更善意、尊重的方式,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慈善者的财富来源也应经得住财富伦理的考验。只有明白这些,那些动辄让受助者挥舞着钱币合影的慈善家就才会真正了解,慈善并不是恩赐,而是一种平等救助的关系。(中国之声新闻编辑韦雪)
延伸阅读
李春平,1949年2月出生在江苏淮阴,父亲李家保1936年入伍,成为红军战士。他在福建漳州、福州等地辗转度过童年、少年。1965年10月,他随转业的父亲去往北京。1968年春,李春平入伍,加入昆明空军某部工程兵。两年后,他调入昆明某部队文工团,任手风琴演奏员,后来因病转业回京,分配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保卫科干部。1977年3月,因打架被判三年劳动教养,并在天津汉沽茶淀北京青河农场劳改,同时被开除公职、党籍。
1978年夏,他在北京饭店偶遇后成为妻子的美国老太。1980年8月,以美国老太“儿子”身份赴美,1989年11月结婚。1990年7月,美国老太去世。1991年,李春平回国做起慈善。2005年出版传记小说《忏悔无门》。2006年,为“健康援助进农家——红十字在行动”,即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捐献1千万元人民币,并被授予“中国红十字慈善家”称号,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来授予称号第一人。2007年2月,投资1千万元成立“李春平博爱基金管理委员会”,投资2千万元成立“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
在过去的20余年里,他平均每天以3万多元的速度,累计在全国捐款2亿8千万人民币。
8月初重返贵州的两天里,李春平先后捐赠了173万元,先是为贵州省江口县的贫困学生们捐出128万,又根据在飞机上看到的线索,为两名急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捐款45万元。
在8月1日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李春平在捐赠仪式中途,叫秘书回房间取来8万元路费,加上此前捐赠的120万元现金,他总共向贵州江口县希望工程事业捐赠了128万元。
此次贵州慈善之行,除了捐给沈萌老师的15万元是由北京汇出,其余善款全是现金捐赠,由北京直接带到贵州,“我这是为了防止诈捐,社会上有的人捐款拿支票,之后不兑现,所以我直接带现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