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自称考741分被北大录取 校方回应无此学生

2011/8/18 12:13:2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小雪父亲话不多,一边跟我们说话,一边从院子里停着的车上搬啤酒,总共9箱。“不管是跟小雪家所在区的高级中学还是与杭高,我们从未有过什么交换生的项目。北京大学招生办负责杭州地区招生的宁老师表示,今年高考,他们在杭州的录取名单中也没有小雪的名字。

漫画 铁勋

漫画 铁勋

  “无论如何,明天这场酒席,一定要摆。”电话那头,小雪(化名)父亲的态度异常坚决。

  也许,昨天一整个晚上,这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一夜未眠:女儿高中三年到底在哪读的书?她这次高考真的考了741分的高分,被北大录取了吗?如果事情不是真的,女儿为什么要撒谎?

  是啊,小雪为什么要编织如此美丽的谎言?整个采访过程,我们也一直很纠结。

  该介绍一下小雪及其这个离奇的故事了。

  昨天,一个消息在网上传开:余杭某镇某村有个女孩子今年高考文科考了700多分,被北大录取了。女孩就是小雪。

  文科,700多分?听到消息,很是诧异。根据之前的了解,今年我省高考文科状元也就687分,这个700多分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之前的状元弄错了?

  带着疑问,我们来到该村了解情况,最后的结果让人震惊。

  【离奇故事】

  1

  村里出了个“北大生”

  小雪考上北大的消息早已在村子传开。

  昨天下午,我们来到女孩所在村,随便在一家小卖店打听,店老板说:“是听说有这么个女孩,考上了北大,但具体多少分不清楚。”

  按照老板指引,记者沿马路向前。村委会门前,一位骑摩托车的村民热情指点:“他们家就在前面!”村民说,他早就听说这件事了,女孩叫小雪,在杭州读书,听说初中之后成绩就非常优秀,这回考了701分。

  继续往前走,一户人家门口,几名村民正在聊天。

  “学习很好的,我们都听说了,已经被北大录取了。”说起小雪,大家都竖起拇指。一邻居说,小雪平时话不多,放假回家后也不太出门。

  “我带你们过去吧,她家就在里面。”一名中年男子刚好就是小雪的伯伯,热心地带记者前往。路上闲聊,我们大致知晓小雪情况:家境比较困难,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过日子,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准备好的庆祝酒席

  一会儿功夫,我们来到小雪家,小雪、小雪的父亲、继母都在,小雪戴副眼镜,瘦瘦的。

  听到记者的来意,小雪进屋拿了一份成绩单,成绩单上写着“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的字样,下面是各科成绩:语文132,数学145,外语140,文综284,模块40,文化总分701,总分741。成绩单下方盖着“杭州高级中学”的大红印章。

  “自己上网查的成绩。”小雪说,因为村里针对高分学生有个补助,所以她去学校打印了这份成绩单。

  “录取的是北大的经济学专业。”小雪说,填报志愿时,北大招生组组长曾经跟她说过,以她的成绩,北大的专业可以任意选。

  小雪说,中考时考上了自己家所在区的高级中学,刚好学校跟杭四中有个交换生的活动,她被选中,所以高一时她直接去了杭四中就读。进入杭四中后,学校与杭高也恰好有个交换生的活动,她再次被选中,高一读完后就去了杭高读书。

  整个聊天过程,小雪一直侃侃而谈,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什么,脸涨得通红。

  小雪父亲话不多,一边跟我们说话,一边从院子里停着的车上搬啤酒,总共9箱。

  “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听说了她被北大录取的事情,要来祝贺一下,我们准备明天摆酒。”小雪父亲说,“总共五六桌。”

  “基本上没操心过女儿读书的事情,女儿读高中后,我就没去过学校,也没跟老师有过联系。”小雪父亲的话里,透着由衷的高兴。

  2

  【求证】

  741分,交换生,盖着学校印章的成绩单……稍有常识的人,可能都会对这些内容提出质疑。

  不过,我们还是求证了杭高、杭四中和北大。

  杭高校长尚可一听到记者的描述,十分肯定地说:“这个成绩肯定不是真的。”

  尚校长说,全省文科最高分也才600多分,他们学校怎么会有一位考了700分的同学?另外,他们并没有跟杭四中进行过什么交换生的活动。随后,尚校长查询了今年杭高3个文科毕业班的名单,里面并没有小雪的名字。

  “不管是跟小雪家所在区的高级中学还是与杭高,我们从未有过什么交换生的项目。”杭四中教务处耿文强主任说,学校今年的毕业生中没有小雪这样一个人。

  我们又辗转联系了余杭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朱卫民表示,今年高考,他们区并没有成绩超过700分的学生,也没有被北大录取的学生。

  北京大学招生办负责杭州地区招生的宁老师表示,今年高考,他们在杭州的录取名单中也没有小雪的名字。另外,北大也没有通过远程教育等其他形式向小雪发放过录取通知书。

  【纠结】

  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一个民风淳朴的小乡村。

  当事实随着记者的核实一步一步揭开,编辑部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小雪为何要撒这样一个美丽的谎言?是被残酷的高考压垮了,还是纯粹想给父亲一个安慰?小雪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能够承受如此残酷的***吗?我们该让谎言继续编织下去吗……

  编辑部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热烈讨论。

  稿子要不要做?这是编辑部所有人听到这个故事最先的反应。

  做了,这个女孩能不能够承受谎言被揭穿的打击?这个家庭该如何再去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父老乡亲?

  “为什么你们迟不来早不来,偏偏今天来告诉我们这个!”女孩老父亲的这句话刺痛了我们。我们猜测,女孩是不是为了让别人能看得起她父母亲,所以撒下了弥天大谎;我们也在思考,把一个女孩生命中可能谁都会犯的小错误昭告天下,是不是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

  但是不做,这场闹剧又该如何收尾,何时才能收尾?今天,女孩父亲准备在家里大宴宾客,庆祝女儿“金榜题名”,9大箱啤酒昨天就堆满了厨房。

  女孩父亲说,孩子的学费加住宿费和代管费,一年要7800。“孩子要读书么,再困难也要凑出来。”老父亲的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他的喜悦是从心底里透出的。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喜悦,编辑部同仁甚至连事情的***要不要在昨天晚上就告诉女孩父亲,都足足争执了一个钟头。

  “我不相信,我的女儿我清楚,她就是杭高毕业的,成绩单上盖的也是杭高的章啊!”老父亲的声音显得无奈又沧桑,他依然坚持第二天喜宴照旧。

  是父亲对女儿有这个信心?还是一时拉不下脸面?或许,这个美丽的谎言也和这个家庭环境有关。

  怎么才能让女孩早日走出谎言怪圈?怎么才能让谎言戳穿后,对这个家庭的伤害降至最低?整个编辑部都在焦急地寻找方法,我们向心理专家、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希望有一个妥当的方法,尽快让女孩及其这个家庭早日面对现实。

  这也是我们为何要隐去女孩真实姓名和地址的原因。

  我们希望这个美丽的谎言适可而止,不要越吹越大,等到真的无法去圆这个谎的那天,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也在反思,是什么让这个花季少女撒出这么一个谎言,学习、生活、家庭的压力?或者另有隐情,我们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帮这个孩子,让她早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