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塔裂而不倒 是否存暗宫仍待解

2011/9/26 11:25:2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为了保护小雁塔,考古人员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的勘探,也致使诸多谜团至今难解:由此推断,小雁塔底层外壁四面包砌的砖应是此次所加,实测也发现,塔外壁的砖与原塔壁砖明显不一样,确为后来所加。

上世纪60年代,修复前的小雁塔中间有一条裂缝。

上世纪60年代,修复前的小雁塔中间有一条裂缝。

上世纪60年代,小雁塔修复后

上世纪60年代,小雁塔修复后

  闻名中外的小雁塔屹立千年,虽因大地震从中间裂开却依然不倒,甚至没有倾斜,是何缘故?最为流行的解释“地基锅底说”称,其整体上好似不倒翁一般,是否有道理?广为流传的“三裂三合”是否属实?

  昨日,西安博物院、西安城市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遗址理事会西安保护中心联合主办“西安小雁塔抗震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建筑、文物保护、考古等各方面的专家,深入研讨小雁塔不倒之谜。

  地基“锅底状”塔不倾斜?

  地基其实是台阶形 宽广坚实

  目前最为流行的“锅底说”认为小雁塔的地基是如同不倒翁的“锅底形”,无论地震时怎样摇摆,当地震外力消失后,它还会慢慢恢复原来的垂直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2003年曾对小雁塔地基进行了部分勘探,对地宫进行考察,昨日首次在研讨会上公布了勘探情况,彻底否定了“锅底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馆员张全民说,勘探发现,小雁塔地基为台阶形夯土地基,由外围向中心逐层加深增厚,地宫下面皆为夯土,厚度超过3.8米,而在夯土底部发现有人为铺垫的碎石层,十分坚硬,难以穿透。“四周浅、中间深、四周呈台阶形向塔心逐层加深是小雁塔神奇而独特的地基形制,在其他古代塔基和建筑下很少发现。”张全民认为,小雁塔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宽广坚实的台阶形地基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依据。

  小雁塔的地基夯土平面略呈方形,东西长89.7米,南北长88.5米。从地基的修建规模来看,比小雁塔还要宽阔的目前仅见洛阳北魏永宁寺木塔,其地基东西101.2米,南北97.8米,但该塔比小雁塔的40多米高了一倍。可见小雁塔在地基处理方面的用功之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陈平认为,小雁塔不倒的原因还有:小雁塔所在地段土质均匀,压缩性较小,地质情况明显比大雁塔好,而其不倾斜也是保证其具有抗震性能的必要条件。还有小雁塔的体形规则有节律,塔身呈自然缓和的锥体形,增添了稳定性。此外,小雁塔墙壁较厚,结构类似今天高层建筑中的筒体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塔身缘何会从中间裂开?

  窗户在同一垂直线上 此处最薄弱

  据史籍记载,在小雁塔建成后,历经70余次地震考验,其中在陕西境内发生的7级大地震就有2次。

  在诸多大地震中,大量古代的佛塔倒塌,不倒塌的也会出现倾斜。而独有小雁塔没有倾斜,只是在地震中裂开,这是为何呢?

  西安丝路城市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健超分析说,这主要是小雁塔自身结构上的缺点所致。目前,人们可以从小雁塔外观上看到,在塔体的每层都开有一个小窗户,而且窗户南北相对,上下开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便在此形成塔身强度最薄弱的断面,削弱了墙体结构的牢固性,因而地震时容易从这里开裂。

  记者从1964年修复前的小雁塔图片看到,小雁塔从窗户处上下裂开,从上到下明显出现一道缝隙。陈平介绍,从三层至顶均出现了裂缝。

  李健超说,后来修建的石塔也吸取教训,让门窗交替错位而上。

  “三裂三合”是否属实?

  三合不可能 残砖落夹缝无法复合

  最令人感到神秘的莫过于小雁塔曾经因地震几度开裂,而又几度神秘地合拢。根据文献记载,小雁塔至少出现过“三裂三合”。

  第一次:明末成化末(公元1487年)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行人往往见之。在正德末(1521年)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此说法为明代人王鹤听寺院僧人所说。

  第二次: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华县大地震,“塔裂为二”。嘉靖四十二年复震,塔合无痕。

  第三次:康熙辛末(公元1691年)“塔又裂”,“辛丑(公元1721年)复合”。

  对于“三裂三合”,有不少专家持赞同观点,但也有不少建筑专家持反对意见,认为古塔“神合”根本不可能。陈平认为,古塔开裂后,因小雁塔以青砖与黄泥砌筑,各层间尚有木构件连接,开裂较大时券洞顶砌块必然掉落,会有大量残砖落于夹缝中,必然阻碍其再合,再说,掉下来的砖头不可能自己再向上返回原位,因此“古塔再合”是不可能的。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古塔神合”,也许是因为雨水好的年份,古塔裂缝中杂草茂密,自远处观看,就像“合好如初”了。

  仍有三谜团待解

  为了保护小雁塔,考古人员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的勘探,也致使诸多谜团至今难解:

  谜团一:是否还存在“暗宫”

  根据以往许多古塔地宫发现,大型的塔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地下宫室,有时相并,有时在一侧。有时还上下分置,而小雁塔现在所知的地宫,大部分在塔的基座之内,且未完全在地面以下,可能仅仅是一个“明宫”而已,而那个埋葬真正珍宝的地宫有可能还未揭开面纱。

  谜团二:塔外壁许多小方孔是啥?

  在小雁塔外壁布满了许多小方孔,并不十分对称,尺寸也不尽一致,除二层塔壁西侧孔稍大外,其余孔大多高不过一砖,这是啥作用呢?以前有不少猜测,有说是装饰缠腰的柱孔,有说是挂灯的架孔,也有说可能是“雁巢”。

  孔正一推测说,可能是工匠故意留下来的,功用是给厚大的墙体透气。他说,除了塔,古代不少高大墙体较厚的建筑,常会在墙檐底部留一些小孔,用于墙体透气保持干燥,减轻潮湿对内部木构的侵蚀。到底啥作用,目前也不得而知。

  谜团三:小雁塔的“缠腰”是啥?

  据记载,宋代小雁塔“缠腰尚存”。缠腰为何物?目前早已难寻。

  根据一些碑文记载,专家推测,原来小雁塔围着首层塔檐有一个“木廊”,如同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其作用是便于人们在塔下停留,避雨遮阳,远远望去恰似“围裙”,故人们称之为“缠腰”。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周艳涛 采写

  你知道吗

  小雁塔最初是“枣核状”

  根据史书记载,小雁塔在唐中宗景龙年间 (公元707年~710年)修建,最初15层,后因地震,塔顶崩、最上两层损毁,如今小雁塔高43余米。

  在古代,由于没有大型机械设备,也没有脚手架具,几十米高的佛塔等建筑,又是如何修建呢?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解释说,当时高大建筑施工法多采用“堆土法”修建。也就是每修建一层,就在其周围堆上一层土,人站在堆砌的土上继续修建,修建好之后,再把塔周围的土拉走。

  孔正一介绍,1980年出土的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圣旨碑阴“荐福寺堂图”中刻绘的小雁塔整体呈上下“收”,中部“突”的形态,如同“枣核状”。据《补修荐福宝塔碑记》记载,康熙年间小雁塔重修。由此推断,小雁塔底层外壁四面包砌的砖应是此次所加,实测也发现,塔外壁的砖与原塔壁砖明显不一样,确为后来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