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傅夫妇接浩浩放学。
程师傅给浩浩念童话故事。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辛一
门里是浩浩曾经住的地方。
谈到浩浩,奶奶老泪纵横。
浩浩(化名)是6年前出生的。不幸的是,妈妈在分娩时突发羊水栓塞身亡,浩浩同时患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坏的结果是脑瘫。
父亲索赔无果后,把孩子留在连云港东海县医院,独自离去。
6年来,浩浩成了事实上被遗弃的孩子。生命最初的6个月,他的家在儿科病区,由14个***轮流照顾,还专门排了值班表。6个月后,医院把他托付给护工抚养至今。
6年过去了,浩浩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名字,也没有户口。虽然法院明确判令生父将他接走,但对方拒绝履行判决。浩浩,这个被医院抚养大的孩子,很快就要到上小学的年纪了,他未来的路在何方?
□快报记者 张楚洁 通讯员 李健
悲剧发生
母亲去世
他被生父遗弃
下午4点半,浩浩从幼儿园外的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浩浩飞快地跑了出来,一头拱进了“爸爸”程师傅的怀里,“妈妈”陆阿姨在一旁给他戴上了帽子,“风大,别冻着。”
从幼儿园回到家中,浩浩一屁股坐下来就打开电脑,程师傅和他挤在一张凳子上,一起玩“愤怒的小鸟”,这也是程师傅每天下班回家的必修课。
游戏玩累了,程师傅拿起玩具枪和浩浩对打起来,满屋里跑来跑去。跑累了,浩浩一下子跳到陆阿姨身上,“只要我在,他就不坐椅子。”陆阿姨说着,一脸幸福。
生活在幸福中的浩浩,有着让人心酸的经历——2006年10月13日,既是浩浩的生日,又是妈妈的忌日。
生他时,妈妈突发号称“产妇杀手”的羊水栓塞,抢救无效死亡。几乎就在同时,浩浩被诊断出缺氧缺血性脑部疾病,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必须进行抢救治疗。
妻子突然死亡、儿子身患重病,浩浩的爸爸董军(化名)认为,这一切都是医院的过错,向医院提出赔偿10万元的要求。医院则认为,产妇是因羊水栓塞死亡,与医院无关。后经法院审理,也认为产妇的死亡并非医院过错,医生已尽全力抢救。
索赔遭到拒绝后,在浩浩出生的第5天,董军和其他家里人突然不辞而别,留下了虚弱的浩浩躺在病床上,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在医院渡过最初的6个月后,浩浩来到了现在的家,程师傅是医院的一名护工,医院对他了解,因此放心地把浩浩寄养在了他的家中,并每月给付1200元的生活费。
所有的这一切,浩浩现在毫不知情,他自以为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家庭圆满。
实际上,程师傅夫妇连他的养父母都谈不上。
辛酸的成长
14位好心***当了6个月的妈
浩浩不知道,自己出生后的前6个月,曾经有过14个妈妈。
当时,浩浩出生后就没了妈,又遭父亲抛弃,身边没有一件衣服,更别提奶粉和尿布了。
儿科病区当时有14个***,她们承担起照顾浩浩的责任,今天你买一件衣服、明天她带一床小被子,有孩子的***带来婴儿推车,为浩浩缝棉袄、棉被,没孩子的就自己掏钱买奶粉和尿布。没几天,该有的就全齐了。
浩浩脱离危险后,***们把他单独放在儿科一个使用率不高的高压氧房里,方便在工作间隙照料。一听见哭闹声,***们就抱着哄浩浩,下了班还要给他清洗整盆的尿布。就这样,浩浩跟随***妈妈走遍了整个病区。“人到哪奶瓶跟到哪。”时间长了,住院的病人和家属都知道,这个孩子是儿科病区的宝贝。
***长还特意排了照顾浩浩的值班表,***们白班夜班轮流倒,常常上了一天白班,还要留在医院值浩浩的夜班。***小芹回忆道,“自己没孩子,晚上搂着浩浩,就怕压着他,不停喂奶,换尿布,没一个晚上睡得踏实。”
浩浩留滞医院,是医患纠纷的产物,虽然要没日没夜地照料,但***们在和浩浩的朝夕相处中,产生了很深的感情。2007年春节,是浩浩来到世上过的第一个年。从大年三十开始接连几天,浩浩都被***轮流带回家。当时的***长至今还记得,初一那晚,浩浩吃得特别多,一晚上拉了8次,把她家里的床搞得一塌糊涂。
在儿科病区第2个月,***们集体商量后,给浩浩起了名字(保护未成年人需要,不予公布),一直使用到现在。***站办公桌的玻璃台板下,至今还压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14个身着粉色***服的***簇拥着一个婴儿。6个月大时,看到浩浩家人仍没有把孩子接走的意思,医院决定找一个家庭寄养,并选择了一直在院里工作的护工程师傅。
医院托给护工,一直抚养到现在
2007年4月,浩浩被送到程师傅家中寄养。
出生后,浩浩的亲人没有给他留下一件东西,可是这天程师傅夫妻接他时,却带回满满两大包,有棉袄、衣服、推车、奶瓶、尿布、奶粉,还有一本***们亲手制作的相册,里面是14位***妈妈为浩浩拍的照片。
“刚抱回家时,一丁点大,天天和我俩一床睡。”陆阿姨,也就是浩浩现在的“妈妈”说,“开始就觉得孩子可怜,想临时带着他,没想到一带就是5年。一天都没和孩子分开过。”陆阿姨本在针织厂工作,为了专心照顾浩浩,索性辞掉了工作。“只要带浩浩一天,就好好管他,让他多享一天福。”
照顾这个孩子,免不了要担惊受怕。浩浩1岁3个月时,已经睡着的他突然喊叫起来。紧接着就是咳嗽,陆阿姨一看不对劲,立即带他去了医院。一检查是急性喉炎,医生说,要是再晚送来半小时,孩子就不行了。
2008年,浩浩又患上手足口病,肺炎更是家常便饭,风一大就感冒,一感冒就容易变成肺炎,5年来,他成了医院的常客。
多亏浩浩是“医院的孩子”,除了每月支出1200元抚养费,碰上需要住院治疗的大病,医院也都提供“免费”治疗。因为这钱即使让老程夫妇出,也事实上要医院掏,医院把所有的账都记在那儿,等着和浩浩的爸爸董军算。
事实上,医院和当地政府,曾努力想办法让父亲董军把浩浩接回家。
2007年二三月份,医院和县妇联、董军家所在地白塔埠镇的工作人员先后三次探访,可董军都不在家,只见到了浩浩的奶奶和婶婶。奶奶以儿媳死得不明不白为由,不愿领回孙子。两个婶子强调自己家也有孩子,养不起浩浩。2007年4月13日,东海县人民医院以监护权、无因管理赔偿、医疗合同纠纷为由将董军告上法庭。
生父态度
不给钱不带小孩
那场官司,董军拒不到庭,法院依法缺席判决:董军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将浩浩接回,同时给付医院人民币两万余元。可之后两年,董军在外打工。2009年4月,东海县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等发现董军下落或财产再执行。
2010年7月9日,执行法官得知董军在上海开吊车,租住在松江区某小区,便专程前往,但董军仍不愿露面。电话里,他要求医院给小孩抚养费,不给就不带小孩,法官又一次无功而返。
2010年7月14日上午,董军委托妹婿到东海县法院,答应积极配合解决小孩上学户口问题,但要求医院每年付小孩生活费、抚养费1万元,抚养至18周岁计18万元,另要求精神赔偿费8万元,合计26万元。而此时,医院为照顾浩浩,各项费用支出已经达到8万元,谈判无果。
亲奶奶说
浩浩能养活自己
我就把他认下
由于董军常年在外地打工,快报记者未能与他取得联系。
在东海县白塔埠镇一个村庄里,快报记者见到了浩浩的奶奶和爷爷。家里虽然有几间房,但十分简陋,一张四角矮桌,几个小板凳,就是全部家当。
已经患重病多年的爷爷,躺在里屋的床上。浩浩的奶奶说,孩子的爷爷,看病花了好几万也没治好,已经不行了。
“哪能不想小孩,想啊,一想就难受,就流眼泪。”奶奶说,当初扔下浩浩,都怪医院不赔钱,浩浩又是重病,没钱治病、也没钱养活。
“浩浩妈妈没了,爸爸又在外面打工,再找个媳妇也不会疼他,只能我带着,可我哪有钱养他?”奶奶边抹眼泪边说了心里话,浩浩还有一个亲哥哥,如今已经上大学了,董军打工的钱大多给了大儿子日常花销。
春节董军回了家,要么在家睡觉,要么就去“庄上打牌赌钱”,“他都是问我要钱打牌,”奶奶无奈地说,“等浩浩满十八岁,自己能打工养活自己了,我就把他认下。要么医院给我抚养费,我就带他回来。”
家人不要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却是个宝。程师傅和陆阿姨把浩浩的到来看作是命中的缘分,疼爱倍至,但这个秘密能保守多久谁也不知道。明年就是上小学的年纪,浩浩仍是个没有户口的孩子,除了***起的小名,连个学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