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养老”本是美好的愿望,却在办理中老人平添了不少烦恼
□晚报记者 钱朱建 报道
“我想卖掉房子去住养老院,但房产证上也有女儿的名字,她不同意怎么办?”、“房子的产权证上是我哥哥和我女儿的名字,哥哥过世了房子自然归我女儿,为什么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也有份? ”安康通的助老服务员曹军经常接到不少独居老人打来的求助电话,咨询“卖房养老”等有关棘手问题。
房市前景不明朗,一些养老金不高、日常生活比较拮据的独居老人开始考虑“以房养老”、“卖房养老”。杨浦公证处的公证员忻凌娜提醒,在此过程中,因很多老人对相关政策不完全了解,易造成误解甚至麻烦,建议老人向相关法律机构咨询。
七旬老人遇养老难题
家住虹口区的罗阿婆今年70岁出头,目前独自居住在一套一室户老公房内。罗阿婆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但女儿平时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自己的三口之家,偶尔来看看老人也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我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身边没人照顾是肯定不行的。 ”自从老伴几年前去世后,罗阿婆一个人独处时便常常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上周末,记者走进罗阿婆家,进门是狭小的厨房间和卫生间,里面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床和几张桌椅,老人平时吃饭、看电视、睡觉都在房间里。在罗阿婆家,记者注意到,由于长期患病导致腹痛,她会经常用手捂住肚子。一个人无聊的时候,除了看电视,她就在家里折锡箔。既然需要人照顾,为何不请一个保姆呢? “现在的保姆我可请不起,这点地方人家住也没法住。 ”罗阿婆说,以前老伴生病时,她曾请过一段时间保姆,但保姆进门后第一句话就是抱怨她家地方太小,自己居然要睡沙发连床都没有。
罗阿婆说,住家保姆不仅工资高,很多生活习惯也和老年人不一样,比如烧菜喜欢放辣椒,和保姆相处下来让她觉得很累。
“卖房养老”遇到阻碍
前几天,在和老同学和老同事闲聊的过程中,罗阿婆萌发了“卖房养老”的念头,想住进养老院得到更好的照顾。据悉,2011年上海公立养老院的收费 800元/月至2500元/月。私营养老院1000元/月至1万元/月。罗阿婆现在每月的退休工资有2000多元,可以应付目前的生活开销,但想住进好一点的养老院这笔钱肯定不够,而且自己平时去医院治疗还要花钱。
罗阿婆说,自己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家的条件不错,并不缺自己这套老房子,如果能把房子卖掉,自己手头就能宽裕很多。但老人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女儿的同意,女儿表示老人住养老院的钱她可以补贴,没必要把房子卖掉,搞得山穷水尽一样,传出去很难听。“我脾气也很倔的,伸手向女儿女婿要钱,我心里总归有负担的,而卖房子的钱是我自己的钱,用起来更舒服一点。”罗阿婆得不到女儿的支持,便想悄悄做主自己把房子卖了,然而,由于这套房的房产证上既有罗阿婆的名字也有其女儿的名字,老人咨询后发现如果女儿不签字同意,这套房子就卖不掉。
共有产权老人很难处理
“罗阿婆的女儿是共有产权人,如果她坚决不同意,这套房子便无法交易。 ”上海市杨浦公证处的公证员忻凌娜告诉记者,在她受理的日常咨询中,类似罗阿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忻凌娜分析,罗阿婆只有一个女儿,而且两人之间并无大的矛盾,只是观念上有冲突,通过居委会或者人民调解员从中做工作,应该能够化解矛盾。忻凌娜建议,罗阿婆可以和女儿签订协议,约定女儿每月的补贴数额,并通过立遗嘱的形式,明确在自己百年之后将遗产都留给女儿。忻凌娜说,“通过这种形式,老人不用感觉是自己是在向女儿讨钱花。 ”
忻凌娜说,在她接触的案例中,还有一些是因为老人和子女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如果房产证上既有老人名字又有子女名字,老人得不到子女同意,根本无法出售房屋。此外,还存在一个客观因素,目前,我国没有开征遗产税,这也在间接上鼓励子女继承遗产,反对老人 “卖房养老”。因为一旦老人过世,子女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往往只能通过向子女索要赡养费的形式来施压,或者干脆选择将房屋出租来补贴养老资金。
父母也能继承子女财产
安康通的助老服务员曹军告诉记者,安康通面对的主要是独居老人,这些老人身边缺乏子女照顾,在处理房子的问题上,经常碰到五花八门的苦恼。
家住闵行区的陈阿姨今年60出头,女儿常年在外地工作,陈阿姨平时一个人生活,同时负责照顾因患病常年卧床的哥哥。
最近,陈阿姨照顾了近10年的哥哥去世了,陈阿姨父母接到哥哥去世噩耗也相继去世,而哥哥名下的一套房产上只有哥哥和陈阿姨女儿的名字。
陈阿姨认为,哥哥没有子女,现在哥哥过世了,这套房子自然就是她女儿的。
独居的陈阿姨想趁着房价还较高,卖掉房子补贴家用,然而,在咨询卖房过程中,陈阿姨却发现,事情远不是她想象中那么简单。
“这是遗产继承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转继承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典型。”上海市杨浦公证处的公证员忻凌娜分析,由于陈阿姨的哥哥没有配偶和子嗣,作为房屋一半产权的遗产应由其父母继承,现在其父母均已过世,这份遗产便应该由其父母的所有子女平均分配。其他兄弟姐妹未尽到一点照顾哥哥的义务,哥哥走后反而有权来分他的遗产,这让陈阿姨很不能理解。公证员忻凌娜说,这也是很多老百姓的误区,认为子女继承父母的遗产很正常,从没有考虑父母也可以继承子女的遗产。
卖房风险大“倒按揭”门槛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过去,卖房养老后户口无处可迁曾是困扰很多老年人的问题。而随着相关户籍政策的调整,这一障碍现在已经扫清,老人卖房后户口可挂公共户。过去,有的老年人准备把房子卖掉,卖房得来的钱存在银行里,然后用利息,或者部分本金来支付自己住养老院的费用。
上海市杨浦公证处的公证员忻凌娜提醒,尽管老人卖房养老的户口障碍扫清,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很多老人对相关政策不完全了解,容易造成误解甚至麻烦,她建议老人能向相关法律机构进行咨询。
“就算老人卖房成功,手持一笔巨款怎么办?”安康通的助老服务员曹军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接到有关独居老人上当受骗的投诉,老人手握卖房巨款,一旦这笔钱发生意外,老人便无所依靠了。
针对“卖房养老”中碰到的种种情况,不少老人曾寄希望于10年前开始试点的“以房养老”的按揭贷款形式。
所谓“以房养老”在英美等国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其学名叫“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也就是房产所有者以房屋产权为抵押,按月从金融机构领取现金直至身亡,相当于金融机构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收购房产所有者的房屋产权,所以又称“倒按揭”。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操作层面的问题,这项业务探索10年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银行对此类业务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以中信银行为例,申请贷款人名下至少要有两套住房,养老按揭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而且贷款也必须用于养老。
“卖房养老”风险大、“以房养老”门槛高,业内人士建议老人考虑“租房养老”的方法,即将自己名下的房子租出去,靠房屋租金补贴住养老院的费用。但如果老人有多名子女,一定要提前对房屋分配做好打算,以免引起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