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直击:女囚临刑前的十二小时

2012/7/13 10:00:57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情感网
武汉市四名女毒犯走到了她们生命的尽头。经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允许,摄影记者走进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拍摄下了她们在看守所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由于毒品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武汉市四名女毒犯走到了她们生命的尽头。经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允许,摄影记者走进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拍摄下了她们在看守所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由于毒品不仅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为遏制毒品蔓延、打击毒品走私作出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全球禁毒形势依然严峻。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11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全球15-64岁的人口中约有2.1亿人在上一年中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法药物,而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报告显示,虽然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毒品的全球市场缩小或保持稳定,但新合成毒品即“新型毒品”的产量和消费量都有所上升。

    新型毒品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的一类精神药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致幻或中枢抑制作用,对人的机体产生巨大危害,用药以后可能发生伤人、自残等暴力行为,新型毒品还容易引发性犯罪。冰毒、摇头丸、K粉和三唑仑等都属于新型毒品。

    由于新型毒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一些青少年对其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近年来,随着新型毒品的蔓延,吸食人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特征。加大打击新型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危害教育,仍任重而道远。

伊秀女性网( www.yxlady.com)投稿文章,合作媒体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合作媒体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38733915。

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