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9月20日讯 哈市的杨玉娟(化名)一直为母亲李老太的事儿烦心,烦恼的根源是健在的李老太阴差阳错被单位列入了死亡档案。“我妈为厂子工作几十年,却‘被死亡’二十年,今年都75岁高龄了却无法办退休。最近又住院了,没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只能自己负担费用。退一步讲,倘若有天我妈真的故去了,又该如何开死亡证明?”杨玉娟拨打本报热线时难掩焦虑。
李老太原在哈市化工总厂工作,因病请了长期病假,后又突发脑梗到北京治疗了两年。杨玉娟说,因为母亲请假,加之搬家后原有联系方式改变,厂里和他家失去了联系。如果不是办理退休,还不知道母亲在厂里的档案中“被死亡”了。
杨玉娟说,母亲当时突发脑梗很严重,厂里的许多同事都来探望。她猜测,这也和后期厂里把李老太列入死亡档案有关,“可能是母亲的同事回去后向厂领导说了母亲的病情。”经过治疗,李老太的病情很有改观。到了55岁该退休的年龄,杨玉娟的父亲去厂里办手续,然而,却意外得知,李老太已经被列入厂里的“死亡档案”。此后:杨玉娟和家人往厂里跑了10余年,至今也未有结果。
“因为无法办退休,这些年母亲治病的费用都得自己承担。”杨玉娟说。李老太病后恢复得不错,这些年来,也没生过大病,家里能承担得起。但前几天李老太病重进了医院,这让杨玉娟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而且,另一个尴尬的事实也摆在了杨玉娟的面前,“如果有一天母亲故去,到单位怎么开死亡证明?母亲多次对我说,我咋成黑户了呢?一听这话,我心里就非常难受。”
按照杨玉娟的说法,其实被列入“死亡档案”的消息也是他们交涉很久才知道的。“刚开始单位负责人并不说,后来我们多次去找,没办法,说我母亲已经被列入死亡档案了。”
此后杨玉娟和家人一次次的去找李老太的单位,希望单位能给出一个解释,并恢复档案,正常办理退休手续,但都没有结果。杨玉娟说,他们找了多次后,厂里的一位负责人答应给她母亲补偿6000元钱,做一次性了断,但她没有同意。
“中间隔了大约五六年的时间没有找单位说我母亲退休的事。”杨玉娟说,因为她哥哥在外地工作,最开始都是父亲在跑这事,可是父亲也病了,后来病重,在今年去世。哥哥也没太多时间,加之她要照顾母亲,所以这事就搁置了。
19日,记者随杨玉娟来到哈市金山石油化工厂(哈市化工总厂撤并后现在的名称),在劳资科,见到了工作人员赵玉梅。
据其介绍,厂子撤并时,根据当时的政策,“40”以上人员实行“一刀切”,全部退休,交由社保局领取退休金。李老太当时也在此之列,可能是无法联系到李老太及其家属,所以无法办理退休。
至于被放入死亡档案一事,赵玉梅说,因为久未联系,加之可能听别人说到李老太的病情,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不过“人健在,却被列入死亡档案,如果属实,这种做法肯定不对。”
赵玉梅表示,对于单位的死亡人员以及无主的档案,他们都放在一个地方专门保管。她会尽快帮助查找李老太的档案,看到底是如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