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首都机场3号楼出租车调度员正在忙碌。晨报记者 王巍/摄
小哨、指挥棒、反光背心、对讲机,当别人都兴高采烈地返乡或者抵京游览时,他们却站在空气中充满着汽油味的调度台前,身挂这些工作必备装备,调度出租车高效、便捷地搭载旅客离开。这个黄金周对于首都机场出租车调度班组的姑娘、小伙儿们来说,又是异常忙碌的8天,尤其遇到返程高峰,调度员们忙到吹小哨把腮帮子吹酸、喊话把嗓子喊哑。
吹哨也是力气活儿
赵吉豪是名“90”后,今年刚20岁,在首都机场出租车调度班组刚干了4个月。晚上九十点钟是首都机场夜航航班抵京的高峰期,旅客量骤然加大,站在出租车调度站台的赵吉豪身子倍儿直,口含小哨,发现有出租车空位,“哧——”的一声小哨响亮吹起,一辆在后面排队的出租车在小赵的指挥下平稳驶进站台停靠区,等候旅客上车。看到旅客已经在出租车内坐好,小赵像***一样胳膊抬平,挥舞闪光指挥棒指挥车辆驶离。
记者在采访时,不时听到小赵和同事们吹出的响亮小哨声,短促却十分有力道,每一个哨音都在提醒出租车司机可以驶入停靠区或者迅速载旅客离开。
首都机场公共区管理部副总经理李一鸣说:“以前调度员们没配小哨,全靠嗓子喊,这一天下来大伙儿的嗓子全喊哑了,现在配了小哨稍好点儿,但这吹哨的频率太高,也是个费劲儿的活儿。”
一身多能的调度员
调度员们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他们常常不仅是调度员,还是搬运工、急救员、活地图。
昨晚9时15分左右,从机场里走出一位缠有护腰、坐着轮椅的旅客,他身旁跟着一位年纪大约60岁的女士,俩人的行李不多,却有些不便。一名调度员迅速走上去,推起轮椅,另一名调度员拖上行李,带领两名旅客从“老幼病残孕绿色通道”进入站台,然后帮助他们将行李装进出租车后备箱后才放心地离开。
调度员彭德斌告诉记者:“帮旅客扛行李是常有的事,有时还得为旅客指路,帮助他们向司机说明路线,不过最棘手的是遇上旅客发生意外。”小彭刚上班那会儿,一天夜里,一名老年旅客突然摔倒在站台内,他的老伴慌忙跑过来向小彭求救。考虑到自己医疗水平不够,小彭安慰了两位老人,连忙拔腿往机场救急室赶。小伙儿子跑得快,一会儿就叫来了医生为老人做了紧急救治。
群发短信联络的哥
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出租车上客区域共分7个站台,遇到客流高峰,别说是7个站台,再开几个站台旅客肯定也能站得满满当当。所以如何让旅客、出租车实现高效地配合,李一鸣和他的团队绞尽脑汁。
李一鸣告诉记者,首都机场三个航站楼内的出租车调度站台发车量平均在2.3万辆左右,高峰期达到2.5万辆。一旦在旅客高峰期出现出租车断档的情况,首都机场将与出租车公司联系增派运力,“同时,我们自己也保存了1300多名经常在机场跑活儿的的哥电话,一旦需要增加出租车,我们将通过机场的短信群发系统向的哥们发布车辆需求信息。”
晨报记者 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