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遭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2013/1/26 11:08:48 作者:佚名 来源:女物情感网
近日,柴静遭到新闻同行的集体炮轰,继闾丘露薇批其“采访靠表演”后,央视主持人董路炮轰其成名“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还曝柴静采访李阳惨败,就是因为李阳不配合其表演。

柴静遭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观点一:新闻不是表演 勿以柴静做榜样

  董路在博客中表示柴静所处的环境给予她的唯一出路就只有演,论表演天赋可以讲柴静当老师,他指出“柴静像雷锋,雷锋不论帮助了多少人,人记住的都只是雷锋,柴静不论采访了多少人,人们记住的都只有柴静。在我看来,柴静做新闻和于丹做新闻之间,只少了一本《论语》。”

  董路称他并不反对柴静在镜头前面努力地去“演”,只不过当无数人拥趸将柴静的表演视为真实的时候,再对比其头上顶着的“新闻”两个字,就很是错乱了。他也希望新闻系的学生们不要以柴静为目标为榜样,因为柴静所生长的土壤无法复制。

  观点二:柴静的表演依托于央视与老男人

  董路还犀利的指出,柴静依托央视平台和老男人饭局成名,称柴静即使在表演方面先天不足,但是后天可以弥补,后天弥补的道路上有老男人和CCTV的指教:“饭局上的老男人是倾力相助的‘编剧’, CCTV的团队是鼎力烘托的‘导演’”。而柴静在这样的情况下则不得不成为一个工具,继而肩负起一个代言的责任。

  观点三:柴静败给李阳原因:李阳不配合表演

  董路还指出在《看见》所有被访问的人中,唯一让柴静表情、心绪乱了阵脚的就是李阳。柴静在李阳面前惨败是因为李阳是个人精,他并没有配合柴静来表演,不解风情,论忽悠的功夫、口才的功夫李阳可以作为柴静的导师,柴静及团队对李阳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柴静做不到即兴表演,所以惨败。

  1月20日晚,闾丘露薇发表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提出对柴静工作的三个质疑,暗讽柴静出镜时的“表演”采访。

柴静遭同行炮轰 揭柴静采访李阳的各种表情姿势

质疑1 柴静采访标志表现——“蹲、抱、皱眉”

  闾丘露薇:电视记者反打镜头表情应中性

  专栏作家木子美在微博中转发一网友对柴静采访姿态的评价:“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 ”就此,闾丘露薇在博文中给出了自己认同记者采访形态,她认为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

  质疑2 柴静清华演讲——“采访是一场抵达”

  闾丘露薇: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

  去年10月,柴静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是“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却写:“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 ”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这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

  质疑3 柴静入行原因——“关心新闻中的人”

  闾丘露薇:关注人安全讨巧但受益的是媒体人

  最近柴静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十年前带她入行的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

  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到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 ”她认为,关注人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深圳广电集团)

伊秀女性网( www.yxlady.com)投稿文章,合作媒体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合作媒体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38733915。

上一页12345 ... 下一页 下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