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人员给熊猫投喂
如无意外,两只大熊猫将在5月21日凌晨飞抵吉隆坡,并随即转运至位于吉隆坡市郊的淡江国家动物园,度过10年的访马之旅。
熊猫适应性问题
中国“熊猫外交”始于1957年,目前47只大熊猫生活中国境外,包括美国、苏格兰、加拿大、泰国、奥地利、墨西哥、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动物园中--其中,大多数熊猫来自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但对于这些适应了四川竹子和气候的大熊猫而言,每一只外借的大熊猫都将面临新环境的考验,而也亦是目前最令中马双方担忧的问题。
呆萌熊猫
事实上,对于如何饲养大熊猫,并无先例可以借鉴。大熊猫可追溯的历史在800万年前,但直到1953年成都市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前身)才拉开了中国大熊猫研究的大幕。
“我们对于大熊猫的数据都是从零开始的,此前为了让大熊猫多产奶,我们给大熊猫喝过人参炖猪蹄汤”,成都熊猫繁育基地的研究员李铭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后来才知道大熊猫产奶少,和食用竹子的品种有关系,野生大熊猫食用的竹子生长在海拔1000米到2400米高山中,而原来基地给熊猫喂的低山平坝竹,口感和营养都不好。
直至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和都江堰大熊猫野放基地人工饲养的300余只大熊猫,主要都食用海拔1000米至2400米的高山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此次马航货运飞机除了载送熊猫外,随机还有约200公斤的竹子,以避免大熊猫不适应当地竹子口味的情况发生。马方表示,两只熊猫抵马初期,中国竹子和大马竹子将在熊猫食谱中各占50%的配比。未来将逐步增加熊猫食谱中大马产的竹子比重,直至最终以大马竹子完全替代中国产竹子。
马来西亚方面在国内四个地方挑选竹子给两只大熊猫试吃,其流程是每隔数日去四个地方采摘,并运送至国家动物园冷气储存。
事实上,在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亦有竹类生长,但在试吃过程中,却发现两只大熊猫并不太喜欢。
另一方面,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不再采取直接喂食竹子的方法饲养大熊猫,而是模拟竹子自然生长状态将竹子插入土地中,李铭喜表示,此举是为了减少人工饲养环境下对大熊猫本能的弱化。
而为了全面学习成都在大熊猫饲养方面的经验,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已经派出了饲养员在都江堰大熊猫基地接受数月的饲养培训。而在大熊猫抵马后,还将有四名来自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饲养员24小时轮流照顾大熊猫起居。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表示,四名饲养员是从园内众多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中挑选出来的,平均工龄达到13年,其中30岁的阿马哈迪拥有照顾鸟类和企鹅的经验,33岁的艾迪和32岁的菲特拥有照顾非洲草原动物的经验,35岁的阿育之前则是老虎饲养员。
而大熊猫能否适应马来西亚的气候,则来自于圈养大熊猫本身的体质问题。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大熊猫,并不如野生大熊猫一样拥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在获得圈养大熊猫取得饲养和繁殖的成功经验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工作重心开始在逐渐转入大熊猫的野放试验,其目的除增强大熊猫环境适应能力外,亦希望补充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