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有同居经历的女生的感受 一个大学同居女孩的经历

2015/5/25 16:54:07 作者:H1-liaob… 来源:女物情感网
21岁的蒋静投入了久违的紧张的高考复习,往事如烟,像是不可触摸的梦魇,面对着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同学”,面对着左邻右舍探究的眼神,蒋静惟一的安慰是即将到来的高考

2001年3月,21岁的蒋静投入了久违的紧张的高考复习,往事如烟,像是不可触摸的梦魇,面对着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同学”,面对着左邻右舍探究的眼神,蒋静惟一的安慰是即将到来的高考,即将重温的大学梦。——去年的这个时候,蒋静因为和男友的同居被北京工商大学劝退出了“象牙塔”。

与蒋静的高考冲刺同时的是新《婚姻法》的颁布以及刚刚出台的关于大学放开入学年龄的通知。通知规定大学生入学年龄不再局限于以前的25岁以下,也就是说未来的大学校园将不再是“青年人的象牙塔”,也将是所有愿意和有能力学习的人的殿堂,而这些人当中,或一时间,大学里关于学生同居和结婚的限制在这个通知所隐藏着的信息面前多少有些勉强。既然结婚在校园里不再是不可接近的禁区,那对适龄本科生的种种限制至少在蒋静一类人的眼中就有了质疑的成分和意义。
 而教育部在“大学本科在校生结婚问题”的质疑面前,做出了不排除日后可能的承诺。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学生结婚和同居的限制与否,孰是孰非;勒令退学,情理何在;婚姻自由及个人自由与社会道德、舆论的冲击与徘徊,一瞬间在社会、舆论、媒体上激荡。
大学生——“不可不要的权利”
蒋静于1998年考入了北京工商大学法律系,出生于教师家庭的她有着非常秀丽的容貌和不俗的气质。高考的时候她以高出重点线近100分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工商大学,这在广西偏远的家乡朴实的邻居们看来是光耀门楣,蓬荜生辉的事。离开家乡的时候,一向节俭的父母在县里最豪华的饭店里招待前来贺礼的人们。鼓励的、羡慕的话语和眼神,祝贺的、喜悦的气氛,一直把蒋静送到北京。蒋静发誓要走出一条成功的人生之路,为自己,为父母,也为父老乡亲朴实的祝福。
进入大学不久,蒋静就被选为班上的团支书,学习、生活一切都充实而积极。不久,在学生会的一次活动中,蒋静认识了一个优秀的班长男孩,两人很快相爱了。一年以后,两人在外面租了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并没有使蒋静放松对人生的追求,蒋静依然保持着饱满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但不久系里收到的一封匿名信粉碎了蒋静所有的梦想。当系里找到蒋静谈话的时候,她觉得好比是晴天霹雳,全身发软,竟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
一切都在沉默和晦涩的气氛中进行着,结束了。蒋静惟一能做的就是不带一点表情地离开学校。和蒋静要好的朋友们连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暗地里骂写匿名信的人缺德,骂系里莫名其妙,骂“什么破规定,真该死”。男生那边也炸了,扬言查出谁交的匿名信,非得给她点颜色看看,对学校的做法也嘟嘟囔囔,极有看法。
对蒋静来说,20岁的年龄,不读书干什么好呢。对父母的交代是一份折磨和痛苦,对自己的人生又该如何交代?蒋静说她都记不清那是怎样的日子,感觉是在泪水中浸过的。邻居们羡慕的眼神变得怀疑,众说纷纭中,蒋静回到了自己曾经呆过的高中,重新开始新的高考冲刺。熟悉的校园,似曾相识的题目,好像是一个梦的结束和另一个梦的开始。父母明显地老了,尽管依然认真地帮蒋静准备高考,但家里的氛围再不象以前那样和谐,总有一种莫名的沉寂和压抑在里面。
在新《婚姻法》颁布以后,蒋静写过一封信给我,说她为爱情付出了巨大的人生代价。而这种代价的原因,似乎并不是爱情本身。她走了一个圆圈,又回到了起点,伤痕累累,斗志阑珊。她恨过自己,恨过写匿名信的人,但现在她最怀疑的是,学校真的有必要,有理由这么做吗。结婚和同居的权利到底是自己的,还是由学校主宰的?(上文中人名和系名为化名)

当笔者在网上的搜寻中键入“大学生结婚”后, 一大批的信息映入眼帘,多是专家们隔靴搔痒的意见,却鲜有大学生的说法。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