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0后”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分析
“90后”女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9~21岁之间,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均衡,处于性意识的第三阶段——喜欢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2]对异性兴趣增长,对两性关系敏感、好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普遍呈现以下特征:
(一)开放性与盲从性并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观念或思想对恋爱的约束力日渐消弱。首当其冲凸显出来的问题就是在“90”后女大学生身上,她们对待恋爱的随意性和开放性也在增加,神圣性、严肃性正在一点一滴地消逝。从问卷调查得知,很多“90”女大学生开始恋爱是缘于诸如“寝室里其他人都谈了,我也要谈”,“我最好的朋友也有男朋友了,我也想跟她一样找个人陪伴”等此类理由而开始谈恋爱,恋爱仅仅成了一种寂寞、空虚时的慰藉品。
(二)低龄化与情绪化并存
从收集的调查数据显示,“90”女大学生刚入大学就恋爱的比例逐渐在上升,正在谈恋爱的女大学生中,一年级比例占到22%左右。她们进入大学以后,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习成了鸡肋,体验爱情就成了堂而皇之的大学必修课。同时也极具情绪化,喜怒哀形于色,极易因为感情挫折引起情绪大起大落,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三)闪电性与未果性并存
爱美心理人皆有之,“90”女大学生往往因为对方的外貌和身材而一见钟情,闪电式地陷入爱河当中,在对待恋爱问题上,过于简单和幼稚。而未果性的特征则比较突出表现于异地学生的恋爱,由于地理差异和城乡差异,毕业来临之际,双方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易出现分歧,他们往往经受不住这种考验而导致劳燕分飞,甜蜜恋爱终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