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颜知己”一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其语义还有些暧昧,有时指男性情人,但更多的时候指称生活在女人身边或远方、关系介于情人与朋友之间的那样一种男人。
概念界定
一般来说,蓝颜知己存在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不乏上乘的精神恋爱,情感双方有爱无性。异性双方既保持着适当距离,有灵无欲,有情而无性,又拥有着高度默契和对彼此的恼念,他们之间无所不谈,堪称彼此生活与工作上的红(蓝)颜知己。这种有灵无性的情感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相爱之情,是两性情感的一种升华,它通常只会发生在高素质人群中,对情感双方的控制力和理性把握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那些缺乏高度控制力与共鸣思维的人之间,很难维持这种为情而情的情感,他们极易陷入第二种类型。
第二种即落入凡俗,为有爱有性的情欲合一。异性双方默默献心,也暗暗献身,既追求精神的优美,也享受肉体的逸乐。这种“欲”源于人动物性的本能,而“情”则产生于原始生命力的升华,是真正的情爱意识。
历史渊源
亘古以来,中国一直都是讲求伦理原则的社会;伦理道德是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准则。富含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塑造了最具中华特色与个性的文化内涵,历时千年,绵延不绝。中国伦理道德之中既有着与自然和谐、与天地通达的浪漫,也有着三纲五常代表的内在规范性和秩序性。在婚姻方面,中国伦理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因此关注家庭内部的伦常秩序。这对于家庭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压抑人性的成分。自宋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对于人性的压抑就更为深化。
其实古代也未必没有蓝颜知己。古代的才女,要么是大家闺秀,要么是名妓。大家闺秀一般矜持,接触社会面狭窄,其作品难得流传,所以留下来的虽少,真实的才女却未必那么少,不过被历史遗忘隐没了罢。而名妓,则是无论自古而来的男人还是今天的女人都公开热爱的。
历史上的名妓们大多有几个特点:阅人多,经验广,锻炼出一身风流态度,且才貌双全,色艺俱佳,成为男子们心向往之、恋慕追捧的对象,众多名人雅士皆以结交一时名妓为赏心乐事,他们沾沾自喜称之为——红颜知己。名妓大概跟如今的部分女明星有相似之处,又似乎比女明星情义重虚浮少有品位有内涵,于是众多名人雅士皆以结交一时名妓为赏心乐事。如苏小小、李师师、陈园园、柳如是、董小宛等人,词人、诗人、世家子弟、显达高官,甚至以皇帝之尊都为之倾倒;民国年间以陆小曼之闺秀身份而自甘去做交际花就不难被人理解。而对于这些女子来说,不论尚未到来的晚景是凄凉悲惨还是平稳安妥,只说在那些好日子里,那些男子们心甘情愿为她们一掷千金,轮流排号到来约她们乘车郊游,饮酒对诗,酬答唱和,中间真有三两个可以与语、知情识趣的,既陪她们遣送了寂寞辰光,又令她们的生命一度飞扬快乐,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应该就是理想的蓝颜知己的境界了。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