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托尔斯泰是个很有思想深度的大作家,曾在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写下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幸”如是唏嘘的名言,不幸的是这句名言居然与他的家庭命运如此暗合。这位智慧过人的大作家年轻时曾经在妻子面前做了一件其蠢无比的事,他在新婚之夜拿出自己的日记给新婚妻子看,里面写着他和前女友的故事,太太看了很不高兴。他的坦白交代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效果呢?不是诚实和信任,而是对妻子心灵的伤害。这对夫妻直到老年感情都没有完全理顺。尽管如此,妻子索菲亚还是愿意一辈子忍辱负重地陪伴在托尔斯泰身边,活得像个老母鸡那样勤奋,曾经生育13个孩子和抚养8个孩子,可是她在回忆录中痛心地说:“我们分居地生活在一起。”82岁的托尔斯泰郁郁寡欢,居然背着妻子离家出走,客死异乡,最后的人生旅程永远停留在阿斯达波沃火车站。丈夫离家出走,弥留之际才允许陪伴了他48年的夫人索菲亚见最后一面,尽管他一生一丝不苟地尽着妻子和母亲的职责,丈夫临时却不被允许守在丈夫身边。她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临终都得不到丈夫的原谅?索菲亚一度精神失衡企图自杀,她在回忆录《我的人生》中依然感到骄傲,无怨无悔,她认为这是自己的使命和命运,这显然是这对老夫老妻的人生悲剧。也许年轻时的托尔斯泰太过坦诚曾经伤害了妻子,因为他们结婚时索菲亚毕竟才只有18岁,那是个把爱情看得像天使一样纯洁的年龄,而当时34岁的托尔斯泰不仅是经历过战争的退伍军人,而且是一个洞悉人生并且有着远大抱负的壮年男人。他们的婚姻悲剧不仅有诚实带来的烦恼,更有没有同步成长带来的精神隔膜。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曾经写过一首诗《远与近》:“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可惜,曾经对世界有如此深刻洞察力的诗人,到了中年时期移民到新西兰一个小岛上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却没有看透自己的感情危机,他无法摆脱妻子对他密不透风、严密控制的爱,对妻子说着“善意的谎言”,过着“面向大海,喂马劈柴”的田园生活,而内心却疯狂地爱着另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英儿。最后却酿成了杀妻自杀的悲剧。也许是自己撒谎太累了,不堪承受,也许因为内心所爱的人“太远”,而自己希望摆脱的人(妻子)离自己太近,近到无法呼吸的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