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教育的不适应
1 .80 年代的中学生一方面面临开放的社会环境,在知识结 构、感情需求、生活志趣等方面有着更高更广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学校很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也有一些中学生在升学无望、就业无能的困境下,为寻找心理平衡和情感满足,把注意力转向对异性的关注。
2 .多数学校尚不能对中学生及时地进行科学的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
随着学生身体器官和心理状态的急剧变化,他们对性知识必然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惑。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封建意识及对性的偏见,大部分学校和家庭对性仍视为禁区,没有认识到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在这一关键时期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教育.
3 .不良的社会外力催化了中学生的早恋
男女同学问自然,纯真的友情交往被不容分辨地指责为谈恋爱;有的教师和家长采取调班,隔离、禁闭等简单粗暴的措施来防犯早恋。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学生为了不屈外力和寻求感情的寄托,将错就错,更多的早恋者则在外界舆论的重压下,整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