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城外美丽的孔雀谷,有一个叫塔陵镇龙车村的地方,这儿住着一对老年夫妇和近200条流浪狗。近20天来,这些狗有些狂躁,照顾它们的王诗福老人显得力不从心———原来最喜欢它们的“婆婆”刘红20天前查出患了直肠癌,被女儿接下山动手术。“我的狗一条都不能少!”刘红离开时这样给老伴交代。昨日,一条生病的狗被好心人接下山去医治。
离开20天 10条狗死亡
“以前都是老伴照顾它们,每条狗都取了名字。”73岁的王诗福大爷喘着粗气说,9月16日,68岁的刘婆婆在市第九人民医院查出直肠癌晚期,被女儿接下了山做手术、住院。而原本只负责做饭的王诗福,要照顾近200条流浪狗,让他有些吃不消。
平时很听刘婆婆话的狗儿们,最近有些烦躁,狂叫不已。“它们很久没看到婆婆了,十分想念。”王诗福一直有件事情,不敢告诉老伴,因为自己不善管理,20天来有10条狗死了。“有些是心情烦躁,互相打架咬死的。老伴在时,从来不会发生这些。”
分文未存 钱花在狗身上
记者来到这个破烂的“狗舍”,两层楼高,十多间房全部住着流浪狗———失明的、残疾的、生病的,都分别有自己的宿舍。“轮流洗澡,隔几天房间消毒,卫生很好。”自从刘婆婆下山后,这些事情再也没有人做。
王诗福说,老伴从来没穿过30元以上的皮鞋,退休工资和打工挣的钱,全用在了狗狗的吃饭、治疗上,至今没有分文存款。“这里狗都听她的,一呼百应。”近200条狗,有一半都是残疾,另外一半是生病后被人遗弃,后来被刘婆婆治好。
第一条狗 婆婆养了15年
虽然王诗福不同意老伴养这么多狗,但他一直在老伴的劝解下坚持着。1993年,刘婆婆身体不好,从重庆市第六建材厂退休。随后,她在一家私人企业帮忙算账。“那时候她就从家里拿饭去给厂里的狗儿吃。”1994年,刘婆婆捡回了第一条流浪狗,取名“来福”。用王诗福的话说,这狗又脏、又黄,还有病,实在是丑。但在刘婆婆悉心照顾下,“来福”幸福地生活了15年,去年才死了。“她很伤心,经常去坟头哭。”
避免扰邻 把家搬到山上
自从捡回了第一条狗,心软的刘婆婆就越捡越多。2005年,为了不扰邻居,刘婆婆说服老伴从舒适的西师附中居民楼搬迁到了山上。“我只答应她上山3年,哪知道一呆就是5年。”
下半身瘫痪的“黑妹”是一条后腿残疾的小鹿犬。“黑妹”刚生下来还是皮包骨头的时候,主人想把它杀了。碰巧刘婆婆路过,拼死把“黑妹”要了过来。
“黄黄”是一只本来要安眠死的京巴狗,5年前被刘婆婆从主人那里要了过来。通过治疗,现在的“黄黄”健健康康的。上月的一个深夜,门外传来微弱的狗叫声,刘婆婆和老伴起身走到门外,发现一条断了右腿的贵宾犬被人扔进了围墙。“骨头露在外面,太造孽了。”
正当记者采访时,几位爱心人士又来照顾狗儿。“它们都很造孽,每个狗都有段伤心的过去。”昨日下午,60岁的袁婆婆带一条可能得了细小病毒的土狗下山治病。
记者 朱隽 杨帆 摄影报道
刘婆婆思念狗狗
情绪激动再次抢救
9月16日,刘婆婆在医院检查,并在当月20日做了手术,切除了重达2斤的瘤子。随后,刘婆婆被女儿接到了大渡口养病。下山前,刘婆婆为每条狗洗了澡,陪它们说话。“我的狗一条都不能少。”下山前,刘婆婆这样交代。
“她说,如果病重就不医了,要到山上来和狗狗度过最后的时光。”王诗福哽咽着说,他和女儿、女婿一直都对老伴隐瞒了癌症病情,只说是瘤子。前日,养病在家的刘婆婆听人谈起了山上流浪狗,一下情绪激动,再次被送到医院抢救。
“不希望妈妈再受刺激,也不希望她知道自己的病情,更不希望提起狗儿让她激动。”因为怕母亲知道狗死了以及自己的病情,记者没能见到刘婆婆。刘婆婆的女儿和女婿希望大家能谅解,“以后老人家即使病好了,但体力不好,这些狗怎么办啊!”记者了解到,一些爱心人士也在帮忙想办法。
王诗福也很担心,自己已经73岁,腰椎错位、高血压、冠心病这些疾病都缠绕着他,早晚也会下山养病。“老伴爱这些狗,如同自己的生命,她坚决不同意将它们送了。”王诗福一筹莫展,他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为狗狗们找个安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