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撞死8旬老人无人认尸 7天遍寻死者家属

2010/10/13 13:57: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我们太对不起老人了,一定要找到他的家属,有个交代。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这位肇事车主连个名字都没留,但事实上,他已经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添了自己的一砖一瓦。

  本报临沂10月12日讯(记者 付茜) “我们太对不起老人了,一定要找到他的家属,有个交代。”在自己雇用的司机撞死一位82岁的老人后,由于尸体无人认领,临沂客车车主赵先生雇数人拿着死者照片,到事发地附近村庄寻找7天后,10月9日终于找到死者亲人并赔偿20万元。

  10月8日早晨8点左右,赵先生在电台发布寻人启事,他寻找的是一位死者的家属。原来,他的大客车驾驶员10月2日撞死一位八旬老人,虽然他用尽了各种办法,但找了6天仍然没找到死者的家人,他希望有知情者帮他找到这位老人的家属。不为别的,只为给生命一个交代。

  12日,当记者辗转联系上赵先生时,他坚持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老人”。赵先生告诉记者,他已在10月9日找到老人的家属进行了赔偿。

  据赵先生介绍,10月2日早晨5点40分左右,他接到驾驶员电话称,在沂蒙路与府前巷交会处撞上一位老人,他让驾驶员赶快将老人送往医院,自己随后赶到现场。驾驶员告诉他,当时下着小雨,客车在丁字路口拐弯时,撞上了骑三轮车过马路的老人。老人当时头戴草帽,好像是赶早市买菜的。

  “老人送到医院就不行了,身上没有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也没人来认。”赵先生说,发生这样的事,对不起老人和他的家人,要找到老人的家人有个交代才行。赵先生猜测老人是事发地附近的村民,就雇了五六个人,拿着老人照片挨家挨户到附近村庄寻找。9日,终于在前七沟村找到老人的侄子。

  12日,记者联系到老人的侄子杨先生。杨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叔叔叫杨思兴,今年82岁。杨思兴与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出事后大家不知道,所以7天都无人认领。“肇事车主是个小伙子,主动寻找家属,商量赔偿,挺难得的。”杨先生说。

  据当时出警的张警官介绍,事发后驾驶员立即报了警,现在车主已和对方达成赔偿协议,由肇事方赔偿对方20万元。临沂市***支队三大队肇事科刘警官告诉记者,驾驶员现被拘押在看守所。

  “80后”肇事车车主:有个交代才会心安

  12日下午2时许,在记者的一再要求下,肇事车的车主赵先生终于答应了见面。但他坚持不告诉记者自己的名字,并让记者称呼1983年出生的他为“小赵”。

  “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愿遇到,既然发生了,就得有个交代,要不心里不安。”小赵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他一直在想办法寻找老人家属。“开始连照片也没有,后来***给了张复印的照片,我就雇了好几个人到事发地附近各个街道、社区和村庄,一家家去问,特别是找年龄较大的老人询问。”

  小赵从***处了解到,根据规定,一定时间找不到死者家属的话,可以按无名尸处理。小赵说,老人这么大年纪了,只要有可能,就不能让老人无名无姓地离开。

  经过7天的寻找,10月9日,小赵找到了老人的侄子。“当我将20万元的赔偿款交到家属手里后,心里才稍感安慰。”小赵说,由于车的保险赔偿还没下来,这20万元大部分是自己借的。

  谈话中,小赵称自己是自由职业者,靠两辆大客车谋生。

  本报记者 付茜

  他做了该做的,却感动了我们

  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这位肇事车主连个名字都没留,但事实上,他已经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添了自己的—砖—瓦。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趋利避害似乎是人的本能,但临沂的车主小赵挨家挨户地寻找,历时7天找到被撞死者的家属,亲自交出赔偿金。在交通肇事逃逸新闻不断见诸报端的今天,。

  撞人致死,给死者家属应有的赔偿,于情于法都是应该的。但让我们心寒的是,现在不断有人在交通肇事之后驾车逃逸,甚至还有人抱着“轧伤不如轧死”的邪念置人于死地,这都在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个社会现象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在不断追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是否不经意地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些平常看起来也没什么恶行的普通人,一旦见利忘义,行为竟然也是令人发指。道德生态之所以如此脆弱,是因为它缺乏足够的滋润和涵养。在资本的力量不断上升的社会转型期,成功人士成了这个社会的楷模,而那些安贫乐道坚守道德底线的人时常被忽略了。一旦社会的道德感整体下降,很多人就会浑然不觉地被裹挟在其中。所以,一些平时并不算“坏人”的人做了那么大的恶行,虽令人吃惊,却不是毫无缘由。

  其实,我们并不缺乏涵养道德的源泉。先贤早就教导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是在一个竞相逐利的时代,有些人扔掉了肩上的道义。在一个文明的社会,我们需要法制,更需要道德。确实有很多交通肇事之后又逃逸的人最终被绳之以法,但如果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体系,这样的人可能会前赴后继。道德建设不仅关系着个人的修养,也关系着社会的运行成本,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安全感,而在金钱至上的社会,即便家家户户都装上安全门,也免不了忐忑不安。

  当道德的藩篱不断地被车轮碾轧,我们所能做的不应是旁观,而是从我做起,去积极地修补。虽然新闻报道中的这位肇事车主连个名字都没留,但事实上,他已经为这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添了自己的一砖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