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四人殒命火灾后全镇禁烟 违者将被罚款20元

2010/11/3 9:33:1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很快,苍南消防大队派出了消防官兵,分三期对当地的600多位老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苍南消防大队还要求纺织品厂每天进行打扫,不仅要将地上的布头处理干净,还要将吸在墙上和天花板上的棉絮处理干净。

禁烟标示

禁烟标示

员工用气枪处理上层和机器的棉絮。

员工用气枪处理上层和机器的棉絮。

  本报通讯员 吴承耀 本报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

  昨天,苍南消防大队在苍南望里镇发布了一个全镇禁烟运动。违令抽烟者的将被罚款20元,情节严重的将实行500元以下罚款,甚至拘留。

  抽根烟竟然要拘留,只有几万人的望里镇,为什么要实行如此严厉的条例?

  “这里有上千家再生纺织厂,气流纺、开花机使空气中到处漂浮着棉絮,路边堆满破布,这些都是会引起火灾的危险因素,一个小小的烟头就有可能引起一场大火。”苍南消防大队教导员唐建国说,10月14日深夜,一场大火就无情地夺去了一家三代4人的生命。

  这场火灾引起了全镇上下重视。为了消除火灾隐患,苍南消防大队通过镇政府,联合公安等部门,共同实行了此次“禁烟”行动。

  一场四人死亡的大火烧痛小镇

  在望江镇,利用布头和废布料,再生产出纺织品,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望里镇的再生纺织品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额的70%;小镇在工商登记在册的纺织类企业就有560多家,没有登记的家庭小作坊达到1000多家。

  在发展的过程中,1000多位外来打工者涌入小镇。生产加工厂房多、出租房多、民房多,消防隐患日益体现。然而大家对此都不以为然,即使时不时发生几起小火灾,也不放在心上。

  一直到10月14日,一次惨烈的火灾,震惊了全镇。当天深夜11点,苍南县望里镇乌石岭村一民房发生火灾,一家三代4人在火灾中罹难。

  “太惨了,一具又一具尸体抬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哭了。”这把大火彻底烧醒了镇上的人。苍南县开展地毯式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防止类似火灾再次发生。

  在检查中,厂房耐火强度达不到标准、线路电压不稳、导致电线老化、小作坊生产设备落后等问题,一一显露出来;更可怕的,是许多人防火观念的淡漠。

  “我们这里家家户户搞生产,就如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我们都觉得,一年到头发生几场火灾很正常,没火灾才是不正常。”一位姓黄的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防火培训,老板个个要写“检讨书”

  在整治过程中,消防人员发现,老板“不发生火灾才叫不正常”的错误观点,成了消防整治活动的“死穴”。他们下定决心,要从“教育”老板开始。

  很快,苍南消防大队派出了消防官兵,分三期对当地的600多位老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通过培训,要让他们自查自家厂房有哪些安全隐患;再通过政府的帮助去消除隐患。”苍南消防大队教导员唐建国说,自检的结果,老板们写成了“检讨书”,用以时时刻刻自我提醒。

  同时,老板还要将学习的内容传授给员工和周围邻居,而且实行责任区域包干。如果责任包干区域检查出问题,老板有“连带责任”。

  苍南县亨利棉纺制品公司的罗老板告诉记者,培训让他们对以前司空见惯的事件也有了警惕心。比如,苍南靠海,很容易来台风,家家户户已经习惯用木板等把窗户钉死;但一旦发生火灾,这就堵住了逃生的通道。

  学到了防火知识,罗老板首先把“检讨书”贴在了自家厂房里:“厂房内的棉絮没有及时清理、对员工的抽烟情况没有明确规定,这些情况一定在一个星期内改正……我保证在我们厂范围内不出现一根烟头……”

  “员工看了很受用,觉得老板对他们生命很重视。”罗老板说,一封“检讨书”,让老板和员工都受益。

  消防整治动真格违者停电停工

  消防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小镇的消防基础建设也不能落后。

  在望里镇,房子排并排,一家着火,容易“火烧连营”。在消防的指导下,厂房之间开始了砌墙运动。

  棉花着火了,用什么方法灭最好呢?是灭火器吗?不,是水!

  “灭火器冲击力大,喷出泡沫后,容易让棉花飞溅,这会让灾情更严重。”唐建国说。在望里镇镇政府的指导下,一些厂区开始埋设地下水管,将水管直接接到厂房内。

  对于上面住人,下面生产的小作坊,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严厉打击,近半个月来已经关掉40多家。

  关于电力老化问题,当地政府更是不惜花大血本,通过电力部门,将一些民房内老化线路换掉。

  苍南消防大队还要求纺织品厂每天进行打扫,不仅要将地上的布头处理干净,还要将吸在墙上和天花板上的棉絮处理干净。

  ……

  对于不执行改建命令的企业,怎么办?镇政府动起真格:停电停工!镇政府表示,所有的措施都不是长期的,要消除这些隐患,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建标准厂房,进行集中管理。

  据了解,苍南县政府已经着手准备建标准厂房,第一期批下180多亩土地,进行厂房建设。“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鼓励他们投标,自己建厂房。一些小的作坊,就让大家集体投资,最后进行租赁。”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