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14岁儿子
福州男子拆迁楼中自制ICU病房
本报记者 孙韬/文 吕诚/图
为维持患有脊索瘤14岁儿子黄剑锋的生命,家住福州的黄福森,通过买、借、租等各种办法,弄来氧气罐、氧气机、呼吸机、血压计等器材,迁来电线,把处于拆迁中停水停电的象园卫生所,打造成一个ICU病房,并把儿子从医院接出,一家人住进这个病房。
但是,回家后第二天早上7点,突然遭遇停电,剑锋生命岌岌可危……
挤!挤!挤!
全家挤压呼吸球7小时 每秒都攸关生命
父母、奶奶加护工,4个人轮换挤压呼吸球,“手动”7个小时,硬是保下了小剑锋一条命。
呼吸机不能用了,氧气机不能用了,剑锋不能呼吸了!全家人都慌了。
剑锋开始挣扎,脸上现出猪肝的颜色,因脊索瘤导致的中枢神经呼吸系统衰竭,让处于生命力最旺盛阶段的剑锋,失去了呼吸能力,说不出话。
幸亏护工有经验,将导管从胸口开口处插入剑锋的肺中,不停挤压呼吸球,输送着氧气,这才让他恢复了呼吸。
然而,20分钟后,护工“手酸到不能动了”。
父母、奶奶都加入急救学习的行列,身患糖尿病的奶奶,上个月还在住院,现在却坚决要出院照顾唯一的孙子。
4个人轮换挤压,20分钟一次。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整整7个小时,下午一点,终于来电了。
钱!钱!钱!
ICU住了37天,倾家荡产10万元
为什么自建ICU?黄剑锋的出院小结中,医生写着“经济原因”。
眼看着连借都借不到住院费,黄剑锋回到了等待拆迁的家园,将荒废卫生院打造成ICU病房。
今年10月8日,剑锋因为脊索瘤第四次住院,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病情却仍在恶化。
10月15日,剑锋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的诊断书上多了一项病症: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
从此,剑锋的呼吸,只能靠一支从脖子下方插进肺部的塑料导管,连接着呼吸机和氧气机。
ICU病房的每一天,费用清单都会打出好几页。
“我俩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够儿子在ICU病房一天的费用。”黄福森说,他们夫妻两都在永辉超市象园店打工,每月工资合起来也才2200多元。
而小剑锋ICU住了37天,就花了10万多元。
黄剑锋家人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剑锋接回家照顾!
家,位于福州市最大的旧城改造工程——王庄新村改造,目前,拆迁户已基本搬走,尚未拆迁的原象园卫生所就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
最大的困难是医疗器械,光一个呼吸机就要3万8,黄福森只能采取租借的方式,每月3000元。
血压计、吸痰机、氧气瓶这些千来元的器械,只能花钱买。最后,剑锋的大伯花3800元买了一个氧气机,厂家了解情况,觉得一个可能不够用,又借给他们一台。
终于,自造“ICU病房”完成了。
“这样的环境,伤口极易发生感染”护工说。在这片等待拆迁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停电的危险,全家人精神高度紧张着。
人物特写
我想活下去!14岁的小男孩艰难的发出声音
10多平方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只能在ICU病房才能看到的机器,氧气罐、氧气机、呼吸机、血压计、吸痰机。
床头的垃圾桶内,堆满了纸巾,因为手术后并发炎症,小剑锋嘴里不停冒出浓痰和唾液,奶奶不停用纸巾在孙子嘴角擦拭,在永辉超市上班的妈妈,每隔几天就要带一堆纸巾回家。
在喉咙下方的胸口处,医生开了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口子,一根塑料导管从开口处直接插到肺部,导管连接着氧气机和呼吸机,小剑锋就是通过这个呼吸,平时饮食,只能靠插进鼻子的塑料导管。
母亲说着,拿出一本相册。很阳光,很帅气,照片中就可以看出这些。
可现在,除了一张还算正常的脸,全身只剩下皮包骨头,接近1米7的身高,体重不到60斤。
“要不是小孩子的意志力强,可能早就没命了!”主治医生介绍,像他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钱继续治疗将会非常危险,但是治疗需要很大一笔费用。
“生存的欲望非常强烈”母亲这么说,去年8月,在总院做完手术,他执意去初中报道,硬撑着去上了一个星期的课。
父亲则面带苦笑,每次说到动情时眼角挂出泪水,就迅速的把头转过去躲到一边。
小剑锋的随不能说话,意识还是清晰的。听到父母向记者诉说自己的事情,眼角流出了眼泪,情绪显得激动。
昨天记者在小剑锋家,看到很多叔叔带给他的鼓励,心情好了很多,傍晚时居然说出几个字,声音像金属片碰撞时的声音耳朵凑在旁边,可以听出,“想看电视”这是剑锋小小的一个愿望。
后记者问他想在最大的愿望时,他艰难的说出“我想活下去”,这四个字显得分量十足,剑锋眼角再次流出眼泪。
可是,在他们还要面对随时可能断电的危险,那将是又一次对这个家庭的打击,全家人精神已经被刺激到崩溃的边缘,“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母亲说。
正如见惯了悲惨场面的护工说的那样,他们要是找不到办法拯救这个孩子,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