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地点地势险恶。这是去年12月,冯武飞(左一)带领本报记者攀爬台阶时的照片。
一个月前的冯武飞。
核心提示
愚公出事了!1月8日下午,宜阳农民冯武飞在陪媒体记者前往他为之奋斗了8年的“南水北调”工程采访时,不幸坠下悬崖,生命垂危。截至昨晚,冯武飞仍在洛阳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主治医生称,冯脑干损伤、颅骨多处粉碎性骨折,“随时有生命危险”。
去年12月3日,本报以《一个农民的“南水北调”工程》,报道了宜阳县莲庄乡沙坡头村村民冯武飞的感人故事。这位目不识丁的农民以一己之力,耗时8年,为近千亩缺水耕地修了一座小水库、500米绝壁水渠、2.5公里地下管道和一座水窖。报道引起全国读者的关注,冯武飞也频频接受媒体的采访。
□记者 朱长振 文 杜小伟 图
意外
为配合记者采访上山,那天风很大,路上结了冰
冯武飞的女婿梁会武昨天在电话中向记者回忆了事发经过。1月8日一大早,冯武飞接到了洛阳一家媒体记者的采访电话。梁会武曾极力反对岳父上山,因为当天宜阳山区的风力已达6级,“山上结了冰,上山肯定很危险”。
冯武飞随后婉拒对方,告之因为怕上冻,露在野外的管子早就拆了,上山啥也看不到。中午,冯武飞再次接到那位记者的电话,称只是上山看看,拍些资料照片,等春天开始浇地时用。
几个小时后,冯武飞喊梁会武上山,说“记者已经来了,咱陪着上去看看”。
下午2点50分许,冯武飞与梁会武同记者一行共5人上山。与以往每次接受采访时一样,冯武飞一直走在最前面。
行至水源地与输水管道接口处下方时,冯武飞停下来,这是一处近乎垂直的陡崖,冯武飞修建工程时曾在上面凿了几个台阶,人若想上去,要么拉着旁边的荆棘,要么靠人在上边拉或在下边推。台阶很窄,只能侧身向上攀爬,而台阶旁边是深几十米的大沟。
梁会武说,岳父担心最多的“是记者的安全”,他俩先后攀上台阶,帮助一名摄影记者也爬了上来。随后,冯武飞留下准备帮助另外一名文字记者及司机爬上台阶,他对梁会武说:“你俩先进山,我拉他俩上来。”
这是当天,也是直到现在冯武飞说的最后一句话。
梁会武陪摄影记者上去后,艰难地行走在沟边,旁边是深约50米的悬崖,路上有厚厚的冰,每行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滑下去,那就没命了”。
梁会武及摄影记者安全抵达水源地的瀑布下,摄影记者开始按动快门,但只响了两三下,梁会武便忽然听到下游传来呼救声。
“因为风大,我听不太清楚喊的啥,但肯定出事儿了,腔调不一样。”梁会武赶紧往回走,朝绝壁下一看,“俺爹躺在悬崖下的河滩里,一动不动,我脑子嗡的一下,心想完了”。
伤重
坠下深崖后一直昏迷不醒,颅骨多处骨折
梁会武一边让记者打急救电话,一边快速赶往崖下。等他赶到岳父躺着的地方时,看到岳父紧闭双眼,口耳不断往外冒血,旁边一块尖石上,沾着一块两个指头肚大小的头骨,“已经冻在石头上了”。
梁会武脱下棉袄将浑身是血的冯武飞抱在怀中,随后赶来的记者用手捂住他不断往外冒血的嘴耳。120急救中心的急救车及消防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在村民的帮助下,冯武飞被快速送至县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当晚冯武飞被紧急转送至洛阳一家医院。
“先在急救室做了喉管切管手术,晚上9点左右进手术室,直到12点多医生才出来,我进去看看他还是昏迷不醒,一直在输血……”冯武飞的大女儿冯喜红在电话中哭着向记者说。
昨天下午,冯武飞的主治大夫向记者说:“(他的伤)非常重,非常重。”据介绍,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的冯武飞“脑干损伤,颅骨多处粉碎性骨折”。
救援
家庭困难举债救命
冯喜红告诉记者,为了救治父亲,他们借了邻居1万元钱,“急救车花了1000多元,输血花了1500元,住院费交了2000元,早上医院还通知让交住院押金,现在那1万元已经花完了”。
冯喜红哭着说:“俺家今年就卖辣椒卖了1000多元,家里还有些玉米,但只能卖2000多元。俺爹现在出这么大的事儿,不知道究竟要花多少钱,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筹钱……”
就在出事儿的前两天,冯武飞曾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想把自己修的水窖盖上盖儿,以免发生意外,但若是用预制板要花费8000多元,以他的经济条件无法办到,他为这项工程已经负债几万元。“现在来的记者和领导多,我也没法出去打工了,现在连零花钱也没了。”冯在电话中说。
相关方面伸出援手
昨天傍晚,宜阳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在电话中称,他已得知冯武飞出事的消息。“我们正在申报冯武飞为‘感动洛阳十大人物’,此前已有市、县有关领导专门去看过他的工程,没想到会发生这个意外,我心情很沉重……”
昨天下午,这名负责人已经带着5000元现金赶到医院看望冯武飞。
而那家媒体的一位负责人一直在医院陪着冯武飞的家人,“我们报社已要求当事记者写出书面情况,我所知道的是,冯武飞当时是踩在了一块儿冰上而滑下悬崖的。我们领导已经安排人送两万元钱过来,我们会尽全力协调抢救冯武飞的生命!”
昨日,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闻知冯武飞在配合记者采访时出事,表示非常遗憾,认为“记者应该有预见这种危险性的基本常识”。
去年12月18日,央视播发了关于冯武飞的报道。此后一段时间,不断有媒体记者及当地各部门领导造访,冯武飞渐成忙人,也对自己的工程充满了信心,他曾致电本报记者:“我要是有钱了,就再建一座水窖,把露在外面的塑料管全换成钢管,地里我都架上喷灌,这样就能旱涝保收了。”
当时,冯武飞说,他更感觉开心的是,“乡邻们看我的眼神变了,他们不再把我当傻子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