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李高邦老人说,很想有一张自己的相片
“穿坦洞”外貌。 本组图片由徐德荣 摄
在郴州市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长约20米,宽约30米,呈拱形,洞底平坦。因两头对穿,被当地人称为“穿坦洞”。一位年约80岁的老人在洞里住了四十来年。老人自己种菜、耕田,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老人年事已高,他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在村子的河边有一间新房子,有门、有窗,能上锁。
老人精神抖擞,好客慈祥
2月18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苏仙区桥口镇,在飞天山找到了“穿坦洞”。洞紧邻景区公路,袅袅清烟从洞口徐徐飘出。
走进洞中,寒风迎面扑来,令人禁不住打冷战。洞外,一位老人提着一桶水从坡上下来,他穿着朴素干净 ,蓝色外套里面没有穿毛衣,一双发白的解放鞋,鞋边已经开了一道小口。他脸上的皱纹和快掉光的牙齿说明年事已高,但老人精神抖擞,目光矍铄。
他就是这里的“主人”,洞里放着石桌、石床,还有老人自己搭的石灶。
“烤火、烤火”,我们的到来让老人很开心,他利索地将几块竹片折断,丢进石灶里的火堆中,随后端出一碗蒸红薯,“我自己煮的,给你们吃。”
记者拿出带给老人的炒锅、炊壶和一些水果放在石凳上,老人连连摆手说不要,接着拿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自制的面饼和几个苹果,将这些零食塞进记者手中,这才安心地蹲在火堆前。
洞居40年,原籍永州祁阳
老人一口方言,吐字也不是很清晰。“搞单干(指分田到户)前就住在这里,三四十年了,村里分了田给我,每年能收八担谷。这些年村里每月都有钱给。今年给的多,有百多块,够花,很好”。老人的言语中频频出现“好”“很好”的字眼,腼腆地笑着,“很多人送我东西,有面条、有钱、有烟,很多好人。”
老人说,也有人恶作剧,把他的衣服、裤子丢到沟里,他就用木炭在洞墙上写着:不要扒。
老人说自己念过书,识得字,并用颤抖着的手写出几个字:雷龙有、李高邦,民国十捌年。“我的乳名叫雷龙有,后来改名叫李高邦,是祁阳县人,生于民国18年,1941年来到郴州。”他说,自己曾在1993年回过老家祁阳,但家里的兄弟们“各顾各的”,说完老人用手擦了擦眼睛,嘴里说着什么,脸转向一旁,显得十分落寞。
老人愿望:能在河边有间新屋
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老人十多岁时跟人来到苏仙区桥口镇,后来落户在桥口镇瓦窑坪村联合组,并改名叫李高邦。1958年,李高邦被资兴市唐洞煤矿招工,做了十多年的煤矿工人。“后来不知为何变得有些神志不清,于是又回到村里,靠乞讨、偷窃为生,常被人打得遍体鳞伤,没地方住,就住进了这个‘穿坦洞’里。”
再后来,老人在村里分得了七分田,生活有了着落,他一直没有结婚,在洞里一住就是40年。
“老人身体很好,田地都收拾得利索,大冷天还可以在河里‘打泡子’(游泳)。”一位村民说,村里为老人申请了低保,石床上的两床新被子就是春节前政府送的。“很多好心的游客给他送东西、送钱,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也会买些东西送给‘住在洞里的爷爷’,他却舍不得吃、舍不得花,经常把这些钱物又送还给村里的人。”
“我想在村里河边能有一间新屋,有门、有窗,能上锁。那样下雨天不会冷,五六月份不会有蚊虫,也没有人偷我的东西了。”说到愿望,老人眼中充满憧憬。
为什么不去敬老院呢?老人说:“那里好是好,但我的田就没有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