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超级月球”引发地震?专家化解网友疑虑

2011/3/14 10:25: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第二天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引起网友猜测和恐慌。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地震、火山的发生规律与网友所谓的“超级月亮”发生的年份之间没有明确关系。

  3月10日,我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第二天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引起网友猜测和恐慌。而“超级月亮”、“天坑”、“巨型云圈”等现象又恰好在此期间接连发生,给予了对地震预报好奇的公众巨大的想象空间。部分网友将19日的 “超级月球”、10日南京发生的“巨型云圈”和“天坑”等事情与地震联系起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末日恐慌”。这些现象之间究竟有没有关联?对此,记者采访了天文、地震相关领域的专家。

  网友疑虑一:“超级月球”到来,引发地震等灾难?

  天文专家回应:天文学上不存在“超级月球” 差别微乎其微

  地震专家回应:地震火山与所谓“超级月球年”的对应关系不成立

  “超级月球”一说源自英国《每日邮报》3月8日的一篇报道,称今年3月19日,月球将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将仅有35万多公里,看起来会异常巨大。

  有网友猜测,最近的地震可能和它有关,并举出“例证”说明前几次“超级月亮”分别发生于1955年、1974年、1992年以及2005年,而这几年全都发生过极端天气事件:1974年圣诞节的“崔西”飓风,曾让澳大利亚达尔文市变成一片废墟;2005年1月“超级月亮”日前两周,印尼大海啸造成数十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在距离超级月亮仅有8天时,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

  天文馆馆长朱进否定了“超级月球说”。他表示, “超级月球”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天文学上不存在“超级月球”这一名词。他解释,月球绕地球沿椭圆轨道做周期性运动,所以会产生“远地点”和“近地点”,换句话说,月球每个月都会离地球“最近”一次,而每次“最近”的时候差异其实是非常小的。“这些微小的差别根本不足以引起地震、火山爆发等。”

  对于网友举出的“例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孟潭告诉记者,对于天文、气候等现象与地震、火山等灾害性事件之间的关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不过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来看,地震、火山的发生规律与网友所谓的“超级月亮”发生的年份之间没有明确关系。

  高孟潭向记者展示了一些已有的研究数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曾研究了1900年以来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性地震的时间序列和喷发指数4级以上的大规模火山喷发的时间序列:1900年以来死亡千人以上、万人以下的地震事件总计108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事件总数为31次,平均每3.5年发生一次。高孟潭说,从时间轴上看,此类地震发生分布比较均匀,与所谓“超级月亮”之间并无明确的对应关系。

  高孟潭还列举反例以说明:一些巨灾如智利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并不是发生在“超级月亮年”的1955年,而是1960年;1976年灾难性死亡24万人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死亡8万多人的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发生的死亡22万多人的海地地震也都不是发生在所谓的“超级月亮年”。

  网友疑虑二:近日巨型云圈、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

  地震专家回应:地震主要是地球内部作用 与地表现象无明确关联

  10日,南京上空出现奇怪巨型云圈,闹市区出现长5米、宽深2米的“天坑”……这些现象也引发网友的联想:“会不会与当天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有关?”

  根据南京市气象台气象专家对“巨型云圈”的调查,确认“巨型云圈”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形成的飞行云迹。央视“气象先生”宋英杰也在微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扬子晚报》3月10日)。对于“天坑”,南京市地震局科技检测处专业人员认为,此次南京闹市区地表坍塌与地表承重有关系,可能是施工空洞造成的,与地震无关。(媒体3月10日)

  “巨型云圈”、“天坑”等自然现象与地震究竟有无关联?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彭克银。他表示,早期确实有一些民间的业余研究者对“地震云”等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些探索,但后来慢慢发现,他们所称的一些对应关系实际上难以成立。首先,“地震云”没有严谨准确的定义,其次,从机理上来讲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高孟潭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地震孕育发生是地壳内部、壳幔物质变动乃至核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否与地球表面的气候过程相互耦合,目前还没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因此,现阶段还不能科学地认定某种气象现象与大地震的发生有关,有待更加深入观测、实验与理论研究。“我们也注意到气象学家秦大河院士的说法,在其知识范围内,还没有关于地震发生前气象会出现异常的科学论证或例子。”

  从蜻蜓低飞预测天气,到蟾蜍搬家预测地震,中国古代民间积累了不少的事例和论证。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时至今日,在民间——也包括今天的网络上来看,依旧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则是数据和概率。在古时对于某一地区的准确预报,放在今天信息汇集和横向对比、统计来看,则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彭克银这样表示他对地震预报的复杂心情。因为地震是发生在地底下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无法直接探测。“多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与地震有必然联系的前兆现象,但直到今天仍没有找到。”他说,目前所有已知的地震预测方法准确率都不高,参考意义有限。

  网友疑虑三: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地震专家:统计来看,趋势没有明显变化

  自汶川地震之后,玉树地震、智利地震,一个个大地震的发生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一次次刺激着人类日益脆弱的神经,有网友甚至调侃——“地球已转为振动模式”,以缓解对于未知的恐惧。地球,是否真的进入了活跃期?

  对此,高孟潭提供了一些数据来说明。2000年至2010年,世界范围内6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分别为161次、137次、140次、157次、183 次、151次、153次、196次、180次、161次、173次。从频率上来看,每年地震发生的次数有一定的起伏。总体趋势来看,近年来的6级以上地震次数略有增加,但最高值发生在2007年。

  在天天和地震打交道的科学家眼里,“这些担忧其实没有必要”。彭克银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它正常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他表示,之所以目前大家感觉到地震越来越严重,其实是更多地关注了眼前,是一种直觉。如果将地震活动放在更长的历史长河来看,目前全球地震活动起伏还是正常的。

  身处工业信息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21世纪的人类无疑面临一个新课题,重新认识自然灾害。研究地震近30年的高孟潭研究员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地震灾害,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一方面,通过监测、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等综合手段,将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地震研究的预报研究,也需要人类集思广益,共同在攻克这个世界科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