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4月28日讯 (记者 张晓博)滨州市滨城区一家没有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将乳饮料充当"学生奶"送进周边学校的事件经过曝光后,引起了舆论和质监部门的高度关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应是"政策奶"、"放心奶"的学生牛奶,在进入学校的监管环节上是否存在严重脱节?记者调查采伐中,主管这项工作的滨州市和滨城区两级教育部门均称"不知情",滨城区教育局的一位分管领导甚至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学校:订奶是教委统一安排的
27日上午,记者赶到滨州市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在幼儿园的门口,记者见到了很多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家长们告诉记者,学校给孩子们统一订了"学生奶"并定期收费。
幼儿园园长林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的学生饮用奶喝了有好几年了,一直是宾莲牌的。记者了解到,这所镇中心幼儿园有学生260人左右,有一百多个孩子订了这个品牌的"学生奶"。林园长称,之所以订购宾莲品牌的牛奶,"是因为教育局有个指导建议,我们就给孩子订了这个品牌的。"
学校的送奶工老唐告诉记者,这些牛奶是由宾莲厂里的人早晨送来,然后自己再把这些牛奶分送到包括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在内的五所学校。
随后,记者再次来到滨州市三河湖镇第一小学。校长薛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一共有688人,其中平均有三四百名学生订了宾莲品牌的牛奶。"林校长向记者出示了一张三月份与宾莲乳业的结算单,在这张盖有"滨州奶业联合社"公章的单据上,记者看到,三月份该校供订购牛奶8080包,单价为1.8元。在产品种类一栏,则表明了"课间奶"。
而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山东省学生奶的价格应该为1.7元每包,宾莲乳业供应的"学生奶"每包1.8元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有关部门的要求。此前,新华社曾报道菏泽市1.8元每包的"学生奶"曾引起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
一方面价格超标,另一方面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并用"饮料"混淆"牛奶",那为什么在众多的牛奶品牌中不少学校要选择宾莲品牌?
薛校长告诉记者,"这是教委的规定。"薛校长称,自己来学校六年来,教委曾组织各个学校校长开过几次会,"就是说订奶这个事儿,会上给我们发了宣传材料,说宾莲这个企业的奶质量好,还组织我们到他们企业实地参观生产线。"
滨州市教育局:我们没推广
27日下午,记者来到滨州市教育局,主管这项工作的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龚站长不在单位,他在电话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龚站长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由于考虑到一些风险,在滨州市学生奶的征订工作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停止了,市教育局没有在全市统一推广这项工作。"龚站长称,"不排除个别教委或者学校在组织这项活动。"
记者追问龚站长指的"风险"是什么,他告诉记者,"因为有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的人是对牛奶过敏的,我们推广这个东西,万一出现过敏的,责任谁来承担。"
滨城区教育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由于记者调查的三河湖镇第一小学、杨柳雪镇教育实验幼儿园均位于滨州市滨城区,27日下午,记者又来到滨城区教育局了解情况。同样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勤工俭学办主任雷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和市教育局的龚站长一样,雷站长同样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从市里到区里都没有往下推行,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
雷站长告诉记者,七八年前,滨州市曾统一推广过"学生奶",当时是由一家名为"芳绿"的品牌向全市学校供应,"但后来考虑到牛奶也是食品,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后来这项工作就停止了。"
记者提出,作为地方教育的主管部门,滨城区教育局是否向所属的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传达过类似"不统一行动"的精神,这位站长称,"在局长办公会上说起过,但没往下传达。"那滨城区教育局是否了解还有学校统一给学生订"学生奶"这事?龚站长表示,"自己了解一些,但既然不管了,那就不管了。"
由于"学生奶"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一旦质量不能达标,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雷站长说,"说实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活又不是什么好事儿,真出了问题,那就该追究谁的责任追究谁的责任吧!"
莫让优质廉价的"温暖工程"变了味儿
根据此前新华社的报道,"学生饮用奶计划"是由农业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推出的,旨在政府统一部署下,由奶业企业生产"营养、安全、方便、价廉"的牛奶,直接进入学校,专供学生饮用。其目的是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目前,全国28个省区市的1万所学校推广"学生奶",500万学生在饮用"学生奶"。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一度被认为是改善我国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规定,学生奶进入校园,经销商需要向省学校卫生协会、市教育主管部门报备,经同意后才能推广。而记者的调查显示,宾莲的"乳饮料"进入校园,显然没有通过正常程序的报备就开始向学校推广。
27日下午,当记者把调查情况通报给提供线索的王先生后,他表现的很失望,"以后不会再让孩子喝这种牛奶,"他告诉记者,"这项温暖工程变了味儿,有关部门把孩子们的健康当儿戏,希望'该追究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