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少年每天捡菜叶为绝症母亲做饭

2011/5/11 9:17:1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从3月份开始,汪科森的妈妈汪淑芹就不能正常进食了,米饭、面条、馒头……所有需要咀嚼的食物,她全都无法下咽,她唯一能吃的就是流食。”汪淑芹说,“如果死之前能给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新家,那我也可以微笑着迈向天堂了……” 首席记者翟丙军 文/图

  妈妈的心愿

  “真的很想陪孩子再多几年,但可能已成奢望。如果死之前能给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新家,那我也可以微笑着迈向天堂了……”

  儿子的心声

  “妈妈的眼睛肿了,手肿了,后来肚子肿了,腿也肿了,我偷听到妈妈半夜里哭,她一定疼得很难受。医院的医生爷爷跟我的姨姥说,妈妈还能活100多天。这100多天里,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照顾好妈妈,不让妈妈操心,让妈妈快乐地去天堂。 ”

  “妈妈的眼睛肿了,手肿了,后来肚子肿了,腿也肿了,我偷听到妈妈半夜里哭,她一定疼得很难受。”这是中山区人民路小学三年级学生汪科森写于3月19日的一段日记,“医院的医生爷爷跟我的姨姥说,妈妈还能活100多天。这100多天里,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照顾好妈妈,不让妈妈操心,让妈妈快乐地去天堂。 ”

  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

  10岁的汪科森,眼神里有与年龄不符的坚强。

  天还没亮,他已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离住处不足400米有一个露天早市,天不亮,交易就开始进行了。汪科森拎着方便袋,穿梭在商贩摊点之间,捡一些被商贩扔在地上的烂菜叶,这就是汪科森母子一天的伙食。

  从3月份开始,汪科森的妈妈汪淑芹就不能正常进食了,米饭、面条、馒头……所有需要咀嚼的食物,她全都无法下咽,她唯一能吃的就是流食。

  从早市回来,汪科森将烂菜叶洗干净,剁成菜泥,然后开始煮“面糊菜泥粥”。每天都要煮上满满一大锅,分量要够他们母子喝上一整天。因为,他白天还要去上学,放学后还要去捡破烂,一天里只有早上这点时间能挤出来做顿饭。这一大锅“面糊菜泥粥”妈妈只喝一点点,剩下的全都进了汪科森的肚子。因为他正在长身体,总是感觉很饿。

  在学校,汪科森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餐盒里的秘密。因为他总是觉得餐盒里这坨黏乎乎、黑乎乎的粥有些丑丑的,他不想让同学看到他的食物。

  捡垃圾用的编织袋,就放在书包里。早上去学校时,把编织袋塞进书包。晚上放学后,把书包塞进编织袋。每天捡两三个小时垃圾,可以收入三到五元钱。这笔钱,通常被用来支付水电煤气费。

  晚上回来,汪科森会将剩下的大半锅“面糊菜泥粥”加热,受病情影响,妈妈喝得越来越少,现在每顿能喝下去半碗就很不错了。剩下的汪科森通常会全喝掉,肚子撑得溜圆,但睡到后半夜,几泡尿撒完,汪科森又会觉得有些饿。

  吃过晚饭,汪科森还要烧一盆热水。妈妈身体浮肿的地方越来越多,需要用热毛巾敷一遍。做这件事时,汪科森会非常认真,因为他生怕不小心触疼了妈妈肿胀的皮肤。

  事实上,汪科森并不能准确说出妈妈患的是什么病。他只知道,得了这种病之后,妈妈会很快离开他,这让他很伤心。

  一个不被祝福的孩子

  “汪淑芹,女,41岁,2010年6月17日门诊入院,2010年6月26日出院,共住院9天。”这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具的一张《出院记录》,上面写着,“结合患者病史,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低蛋白症……”而出院后不久,汪淑芹的病情迅速恶化成白血病、并发肾病综合征等。生命留给她的时间,已经所剩不多。

  汪淑芹说,从病情被确诊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坦然接受了最坏结果。只住了9天院,她就放弃了治疗。“没有钱,就没有命,而这就是我的命。”汪淑芹坦然得有些让人惊讶。

  汪淑芹曾经是一个手艺很不错的理发师,老家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10多年前来到大连,大部分时间是在三八广场附近一家理发店里打工。来大连不久,汪淑芹有了一段恋爱,双方还没有结婚就生下了汪科森。

  不过小科森出生不久,汪淑芹就与男友分手了。 10年来,未婚妈妈汪淑芹一直独自抚养儿子。“爹妈去世早,老家也没有什么亲人,就我们母子俩相依为命。 ”汪淑芹说,而随着自己时日无多,她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残酷现实,“一旦我走了,留下一个10岁的孩子,他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

  因为这份牵挂,汪淑芹经常深夜哭醒。

  一段未来不明的人生

  随着并发症增多,汪淑芹已经很难下床了,视力也下降得厉害,她越来越看不清儿子的模样,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瘦小的身影,在她眼前、在这间灯光昏暗的出租屋里忙碌着。但只要儿子在家,她仍然会强打精神从床上坐起来,目光一刻不离儿子。多看一眼,尽可能再多看一眼,每一眼都可能是最后的一眼……

  汪科森还不能全部理解妈妈现在的心情,他只是知道,半夜里常常被妈妈的哭声惊醒。偶尔,妈妈会将他搂在怀里,哭着说:“妈妈不放心你。 ”这让汪科森有些内疚,他觉得是自己不懂事,把妈妈给惹哭了。

  几天前,妇联一个阿姨来到家里,给了妈妈500元钱,然后跟妈妈在屋里谈了很久。两个大人谈话时,汪科森被妈妈支出门外,所以谈话内容,汪科森不得而知。不过记者随后从妇联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那天,她们是在谈汪科森的未来。

  “汪淑芹不太情愿把孩子交给福利院,她希望有个好人家收养这孩子。 ”这位工作人员说,汪淑芹希望将来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个家可以不富裕,但一定要有爱,“这孩子缺的最多的,就是父母的爱。”说这话时,汪淑芹哭了。汪淑芹所租住的社区与街道很同情这对母子,给母子俩办了低保。

  “真的很想陪孩子再多几年,但可能已成奢望。 ”汪淑芹说,“如果死之前能给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新家,那我也可以微笑着迈向天堂了……” 首席记者翟丙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