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人被曝加入联盟反对高考加分

2011/6/9 4:17:18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6月8日下午,济南七中考点,一考生临考前还在抓紧时间复习,家长为她撑伞遮阳。北京市2011年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7项,总计有1.2万余名考生将得到加分照顾,占全市考生的16%……  另外,各地高考加分分值也千差万别。

数万人被曝加入联盟反对高考加分

  6月8日下午,济南七中考点,一考生临考前还在抓紧时间复习,家长为她撑伞遮阳。对大家来说,努力拼搏,辛苦点不算什么,怕的就是不公正。 见习记者刘天麟 摄

  □本报记者 孙华 实习生 李永明

  “钢琴弹得好加分,那杀猪杀得好,凭什么不给加分?美国哈佛等学校的学生弹琴好的多了去,人家都没什么加分!”6月8日,北京理工大学一教授发微博称。

  今年全国高考正在进行,不少学生、家长以及学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连日来,网上出现了“反对高考加分联盟”,截至目前已有数万人加入。

  高考加分:各地政策不尽相同

  连日来,记者查看了全国各地的高考加分政策,发现加分项目五花八门。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有关省(区、市)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须经本省级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确定,并报教育部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于是,在教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地方招生委员会又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

  例如在《四川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中,“录取照顾政策”长达2100余字,共16项加分大类;广东省的体育类加分项目繁多,如轮滑球、花样轮滑、毽球等;河北省规定“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直系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北京市2011年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7项,总计有1.2万余名考生将得到加分照顾,占全市考生的16%……

  另外,各地高考加分分值也千差万别。教育部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数不得超过20分”。但各省加分分值波动很大,如重庆2010年将加分的最高分值调整为10分,而四川最高可加到50分……

  从2010年起,山东省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6月8日,山东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人员介绍,自2010年起,除教育部制定的高考加分项目以外,省内制定的加分政策全部取消。对于教育部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仍保留原先的“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

  2011年,山东省近4000名考生获得了高考加分照顾,其中少数民族考生占绝大多数。

  乱象频出:权力金钱向加分渗透

  采访中记者发现,“反高考加分者”在网上列举了一系列已被媒体公开曝光的“加分丑闻”,其中,加分项目大多集中在体育加分、民族成分加分等方面。

  例如,2009年,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其中涉及15名官员子女;2010年6月15日,《都市快报》报道了台州一中有4个考生获20分高考加分,他们的家长都是当地官员,4人获得加分的理由是,曾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过奖,但台州一中毕业生表示上学期间并不知道有这个科技创新小组;201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曝光了浙江高考“三模三电”舞弊事件,考生只要交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连足球队候补队员高考都加20分……

  据介绍,依照《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省级招办负责公示“本地区享受照顾政策类别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以及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测试合格考生等名单”。但记者从已公开的资料中发现,很多省份公示的内容有限,有些省份仅公示了“考生号”、“考生姓名”、“奖励项目”等。

  广受质疑:多数受访者反对加分

  6月8日,在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中学等考点,记者现场采访了20名学生和30名学生家长。问及对高考加分的看法,46人反对高考加分,3人表示“不好说”,1人表示认同。

  8日下午,刚从考场走出的考生小杨接受采访时称:“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1分有可能压倒千万人。高考就是高考,不是评选先进工作者,也不是选拔模范人物,高考中不应有各类的加分政策。”学生家长李女士称,她通过微博,也加入了“反高考加分联盟”。“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抨击高考加分?我感觉目前的高考仍是许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加分有违高考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也是导致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现象的温床。”

  济南中学教师刘先生称:“应该说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加分政策一旦变成了一些人徇私舞弊的手段,在没有遏制腐败的有效机制之前,废除加分政策就是最公平、最公正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表示反对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高考加分。他说:“一个人行善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追求特殊利益,三好学生在升学中获得加分,完全违背了道德教育的价值和原理,不应该把成为三好学生变成一个功利性的行为。”

  教育部: 继续规范高考加分问题

  采访中,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高考加分应有听证会制度,邀请学生、家长、老师、学者和媒体等参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使之变得更加阳光。

  8日下午,记者从教育部办公厅了解到,规范高考加分问题,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部门工作的重点。据介绍,目前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部门正在联手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例如,从加分项目是否合理、加分分值是否合适、约束条件是否增加、监督管理如何加强、违规惩处如何加大等方面,对现行高考加分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要求各地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相关链接】

  每七名北京考生就有一人有加分

  今年高考,北京市每七名考生中至少有一人有加分。依据市考试院正在公示的2011年本市高考照顾对象名单,总计有1.2万余名考生将得到加分照顾,占全市考生的16%。虽然今年考生人数比去年略有下降,但受加分照顾的考生比例却不降反升,去年这一比例为14%左右。

  目前,北京市实施的高考加分项目多达17项,其中教育部规定的项目有11项,北京市地方加分政策有6项,其中三项加20分,包括“市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和“体优生”;另外三项加10分,包括“市三好学生”、“获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学生”和“少数民族考生”。

  (据《北京日报》)

  高考加分能否取消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始终是中国百姓牵挂的话题。其中,“**分状元”还是“加分状元”的争论,一直是高考后的热门争议话题,一些省市相当一部分的高考状元靠加分“夺魁”,加剧了人们对高考公平性的质疑。 在论坛中,是否取消高考加分的话题引来了24500多名网友的关注,发表评论4100多条。网友“在水一方”说,高考加分是社会不公平的表现,应坚决取消,加分政策被某些权势者利用,让人们谈加分而色变,失去了以加分促进高考公平的初衷,只能让教育公平变成一纸空文。

  近年来,高考加分乱象引起各界关注。地方政府在教育部的加分项目基础上,又设计了名目繁多的加分项目。教育部指出,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以当前社会关注度高、问题较为突出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项调整、两项规范。两项调整是调整奥赛和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调整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两项规范是要求各省(区、市)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

  一些高三学生呼喊:“借我借我一件‘马甲’吧!”原来高考在即,一些班级已分成了两派———“锦衣派”和“无衣派”。那些在高考前就已有少则5分多则20分加分分数的学生,仿佛“锦衣”在身,被称为“锦衣派”;无加分所谓“**考”的学生,被称为“无衣派”。

  有中学校长说,“有的加分项目确实比较难以界定,给钻营者留下了空间,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去堵漏;有的学生出于加分目的参加一些活动和兴趣培养,多了功利性。”加分项目要界定清晰,更要透明操作。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