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实名登记多个手机号遭拒 起诉服务商被驳回

2011/7/15 11:05:4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由于陆先生登记的这12个手机号都是其员工在使用,法院认为陆先生违背了“谁使用手机就登记在谁名下”这一实名制登记原则,据此驳回陆先生要求登记手机号码的诉讼请求。广东律师杨爱斌说:“结合本案,陆先生的第13个号码被拒绝登记,似乎只是多了一个已有的预付费号码游离于实名制之外。

  本报记者 邓新建

  本报通讯员 林劲标 凌蔚

  用自己的身份证连续登记了12个手机号码的陆先生,在想要继续登记第13个号码时,被移动公司拒绝了,双方因此闹上法庭——作为全国首例手机实名登记纠纷,该案13日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由于陆先生登记的这12个手机号都是其员工在使用,法院认为陆先生违背了“谁使用手机就登记在谁名下”这一实名制登记原则,据此驳回陆先生要求登记手机号码的诉讼请求。

  实名登记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实名登记该不该限量、是否只限本人使用?《》记者注意到,该案的发生折射出手机实名登记这一新制度背后存在的监管漏洞。

  缘起

  实名登记遭遇“拒绝门”

  去年9月,工信部在全国推行手机实名登记制。同年11月3日,陆先生前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以下简称佛山移动)营业厅,为自己已经使用了5年的动感地带手机号码申请办理实名登记。可是,佛山移动却驳回了陆先生的请求。理由是,陆先生的身份证号码已经在同年的9月至10月间陆续关联登记了12个手机号码。

  佛山移动曾在工信部颁发手机实名规定的当月就在其网站上宣布,每个身份证最多只能关联10个预付费号码的业务规则。这也是佛山移动拒绝陆先生的关键理由。

  事后,双方多次协调未果,陆先生遂将佛山移动告上法庭。他认为,其登记的12个手机号码都是其员工在使用,他这是为了响应手机实名制号召。佛山移动限制登记的规定不合法,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关联上第13个手机号码。

  “对于预付费部分的手机是否登记,根据现有政策是以自愿为前提的,没有强制要求为客户提供无限量号码实名制登记服务。”佛山移动认为,登记与否对原告使用该号码通信没有区别,所以原告的通信权利没有受到影响。

  法官

  诚信登记才能确保制度有效

  本案关键在于佛山移动限制身份证关联手机号码数量的规定是否合法有效?对此,禅城法院审理后认为,对同一身份证关联登记的预付费手机号码数量,目前尚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电信服务部门的自主决定范畴。

  该案的主审法官李舒啸告诉记者,涉案的13张手机卡入网时,手机实名制这一新鲜事物尚未出现,因此移动公司与用户之间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约定。事后,用户向移动公司申请进行实名制登记,其实是发出了一个补充约定新合同内容的要约邀请。对此,移动公司可以作出同意的承诺让补充约定生效,或者以拒绝的意思表示使得补充约定不成立。佛山移动制定规则,对超过数量限制的登记申请进行拒绝,并没有违约。

  “市场的各方都应当讲究诚实信用。实名制登记原则就是‘谁使用手机就登记在谁名下’。而原告将那么多手机号码登记到自己名下,给他人使用,已违背了国家推行手机实名制的初衷,使该制度失去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原告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李舒啸说。

  观察

  警惕实名登记被“淡化”

  “如果非要将这第13个号码登记在自己名下,大可以申请取消关联职工使用的号码,腾出额度来关联自己真正使用的号码,而不用大费周章地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问题。”采访中,许多市民无法理解陆先生的举动。

  但是陆先生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一项权利。实名登记到底是权利还是义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

  据了解,手机垃圾短信不仅占用大量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塞,更为严重的是,引发了许多犯罪,尤其是青少年深受垃圾短信毒害的问题令人担忧。

  去年9月1日,工信部公开表态让手机实名制正式从讨论走向操作。有专业人士分析,手机实名至少有三大好处:一是节约号码资源,压制大量“沉默用户”泡沫,减少运营商的管理成本;二是有助于建立个人移动信用系统,加快移动支付、移动钱包、手机门票等更全面、周到服务的建设进程;三是能有效杜绝垃圾短信的困扰。

  但是,这一制度在实施不久,就遇到了“软执行”。在实际操作层面,各地措施严厉程度不一,主要集中在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两类。强制性的则规定号码使用者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前往登记,否则,通信公司将暂停服务。而大多数是采取鼓励性的措施来提高用户的实名积极性,如登记赠送话费、服务或者保险等。

  这种不温不火的政策执行力度导致许多号码依然游离于监管之外,垃圾短信“东方不亮西方亮”,依然困扰着人们。

  广东律师杨爱斌说:“结合本案,陆先生的第13个号码被拒绝登记,似乎只是多了一个已有的预付费号码游离于实名制之外。但事实上,如果允许一个身份证无限度地进行实名制登记,无法确保谁使用谁登记的话,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使得个人信息的监管流于形式。手机实名制也将会因为泛滥的登记而淡化,将会变成‘鸡肋’。”

  本报佛山7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