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炳元在家人灵位前 本版图片 丁凯 摄
本报特派记者 吴树权 李东朝 商报讯 “亲人没有了,我们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8月6日上午,一位大爷站在自家被毁的房屋前告诉记者这句话时,脸上流露着成熟和淡定。山洪泥石流一周年,记者重返这片土地。在这一年里,舟曲的人们不断从灾难带来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开始踏上自己新的生活之路,以此告慰远去的亲人。
重组家庭 坚强前行
那一夜,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瞬间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一年时间过去了,一对对重组家庭相继出现,李九九明和薛海伟就是他们中的一对。8月4日上午10时许,李九九明满脸喜悦和薛海伟一起来到舟曲县民政局,申请办理了心仪已久的结婚证。
在李九九明的铺面中,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张罗生意。随后他打电话叫来他的妻子,一起接受记者的采访。李九九明告诉记者,他自己在附近租了新房,妻子薛海伟在县城亲戚家的牛肉面馆打工,今年6月份,他们请亲朋好友吃了顿饭,新的家庭诞生了。
灾难发生的最初半年时间里,李九九明沉浸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睡觉、打牌、吃饭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后来,他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活着,才是对亲人的最大告慰。于是,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后,李九九明开始揽活跑货运。一天,他在平时吃面的面馆里,发现了正在忙碌的薛海伟,平时吃面,面一吃,钱一放,转身就走了。“但这次,我吃面的时候就问了一下她的年龄和属相。”李九九明说,勤劳、朴实的薛海伟吸引了他,就这样一段感情有了最初的萌芽。
同样,李九九明的真诚也打动了薛海伟,在了解李九九明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因为灾难同样让她也失去了亲人,共同的经历让他们的心走到了一起。“想到他饭也没人做,总觉得组成一个家庭,他也好过一点,而自己的家人都没有了,随后便真心牵手,走到今天。”薛海伟说。
现在,李九九明跑货运一个月可以收入1000多元,政府每个月发放200元补助,薛海伟在牛肉面馆打工也有400元左右的月收入。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很踏实。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最幸福的打算。
化悲痛为力量 开始新生活
尚炳元和尚建平都是那晚灾难中的受灾者,但当记者现在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脸上却有着对新生活的向往。 尚炳元,优秀共产党员、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他全家11口人,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只有他和当时在老房子的妻子幸存。灾难发生后,他看到自己的家人生还无望,便全力投入到救援他人的行动中,先后从泥石流中救出9人,并组织起来了第一支党员突击队,直到15天后找来挖掘机才全部找到自己遇难的亲人。
7月27日,记者趁尚炳元中午回家吃饭的时间赶到他的家里。在尚炳元家的正房里面,因为泥石流灾难一周年到了,他将全家所有遇难人员的照片洗成一张全家福,并写上了每个人的名字,在他们的灵位前点着一炉香,坐在小凳子上的他和妻子一直望着那张全家福。“一年了,我们老两口过得很好,如果没有党的关怀,没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我们就不会走出痛苦,不会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很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们新的希望。”他告诉记者。
回忆那场灾难,尚炳元明知道自己的亲人埋在哪里,但他没有让部队先挖自己的亲人。在抢救生命的黄金时段,他认为应该以先救他人为主,从而把更多的获救希望带给了他人。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两眼布满血丝的尚炳元说:“我知道失去亲人是什么滋味,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救出更多的人,让更多人合家团聚。我父亲是党员,做了一辈子教师,在乡亲和领导中口碑非常好。我儿子也是优秀党员,他连续两年被县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如今他们都遇难了。剩下我这个党员,惟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更多的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记者见到尚建平的时候,他刚被任命为舟曲县巴藏乡党委副书记,他正在工作单位熟悉新环境,工作之余,他抽时间跟记者聊了一会。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尚建平的7名亲人遇难。但他忍着悲痛,不分昼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尚建平告诉记者,事发时他正在屋里看电视。窗外闪电不断,雷声震耳。他赶紧冲下楼,冒雨查看。这时,附近的山沟里已经出现大量泥石流,正向下游城区狂泻。他冲到旁边一家正在营业的小卖部,大声喊醒店主一家人迅速跑出来,逃过一劫。直到天快亮时,泥石流才停住。他迫不及待地带领40多名民兵党员,组成抢险突击队,趟过齐腰深的积水,来到人武部旁边的县法院住宅楼救人。尚建平第一个钻进已经倾斜的楼体,挨家挨户搜救被困群众,一连救出10多名老人和小孩。搜寻到3楼时,发现一名妇女因扭伤脚被困在楼道内。尚建平顾不上多想,立即背起她,小心翼翼地从窗口爬出,走出没几步远,身后的楼房就轰然倒塌……尚建平告诉记者:“我是党员,是一名退伍军人,挺身而出,是必须的。”
目前,政府按照国家的政策给他分了一套房子,尚建平希望能够早点建好搬进去。
尚建平和尚炳元只是舟曲受灾人员投入重新生活的一个缩写,其实,只要你走进舟曲,随处都能找到和他们一样踏向新生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