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上去目光呆滞、话都说不利落的智障男子,竟然在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成功办下4张信用卡。
尽管没有尽到审核义务,但讨债时两家银行都很“积极”:北京银行起诉至西城法院,要求支付14000余元的本金和已经滚到了同等数额的利息及滞纳金等费用;光大银行则直接找来警察,差点把智障男子当成信用卡诈骗犯抓走。
今年以来,本报《经济大案》栏目针对各家银行的信用卡监管问题作出多次深度报道。读者刘先生联系到记者,恳求记者为其“被办”信用卡的“傻子外甥”鸣冤。记者就此事展开深入调查。
办卡·蹊跷
从小智障 做清洁工月薪不足600元
刘先生介绍,外甥小马今年33岁,天生智力有缺陷。“该上小学时,老师问‘你妈是男是女’,他答不出来,就被拒收了。”刘先生叹了口气说,长大后,家里托人帮他联系到一家社区医院做清洁工,每月工资不到600元。
记者到小马家采访,看到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小马的母亲告诉记者,丈夫11年前去世了,自己是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不到两千元。多年来自己一个人拉扯儿子,经济上很困难。屋里的陈设都是亲友淘汰下来送给自己的。
稀里糊涂 从两家银行办出4张信用卡
看到记者,小马双手抱头深埋在胸前,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由于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记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从他嘴里基本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马说,他本来有一张光大银行的借记卡。2008年2月,他突然接到光大银行的客服电话,告诉他可以再办一张信用卡。
“其实我没同意,但银行还是给我寄来了材料,我就填上寄回去了。”小马说。
小马说,过了几个月,他见信用卡总也发不下来,就去光大银行天宁寺支行询问。银行女员工告诉他:“你干脆再办一张吧。”于是他又填了申请表。
小马说:“我问收入应该填多少时,她说填一两万都行,我说我没那么多钱,她说你瞎填就行,于是我就填了2万。” 就这样,加上迟发的第一张卡,小马稀里糊涂地办了两张光大银行信用卡。
第三张信用卡是北京银行的“熟人”在2008年9月帮小马办的。“熟人”是北京银行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员工。因为小马的工资卡是北京银行的,他经常去一个网点办业务,遇到不懂的,就让“熟人”帮着填表。“我当时说了句玩笑话,问能不能办卡,她还真拿来张表,我就填了。”小马说。
第四张信用卡还是光大银行的,办卡时间是2009年1月。至于办卡时的细节,小马说他已经想不起来了。
“其实我根本不想办,银行的人说没事,我就办了。”小马说。
刷卡·惹祸
4张卡轮流刷 手机买了十几部
刚拿到信用卡的时候,小马美了好一阵。“银行的人说了,刷信用卡就能买东西。买的东西越多,积分给得就越多,积分多了还能送我礼品。他们说你不激活就没有利息。激活以后,一年有一百多块钱的年费。”他回忆道。
有了信用卡,小马买东西“方便”多了。“他刷出去的钱大都是买手机了。因为他记性差,总是丢手机,丢了就买,前后买过十几部手机。”刘先生说,“如果没有信用卡,他妈肯定不会给他钱。有了卡,谁也不知道,才一下子欠下那么多钱。”
等小马的母亲发现此情况并将卡没收时,4张卡已经严重透支。这位65岁的老人虽然每月都尽力为儿子还上一部分钱,但由于利息和滞纳金太高,尽管她赔上了全部积蓄,窟窿还是越来越大。
轮番追债 催款函附刑法条文
2010年6月,小马的母亲彻底还不上账了。之后,两家银行的催款函、催款电话纷纷而至。
北京银行的催款函还附着刑法条文,“提醒”小马如果不还钱,将被判信用卡诈骗罪,最高能判到无期徒刑。
光大银行则“附送”了一张报纸,上面头条新闻的粗黑标题十分醒目:“12名卡奴潇洒刷卡拒绝还款,法院宣判:这是诈骗”。
小马的母亲急得一度卧病在床,小马自己也吓得经常整晚睡不着觉,因为总有人突然打电话到家里,告诉他“再不还钱就有牢狱之灾”。
尽管小马的母亲一再解释儿子的情况,但没人听。老人无奈之下向弟弟刘先生求助。
▲▲▲
银行·追债
法院委托鉴定 证明男子智障
2010年9月6日,刘先生向法院申请宣告小马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院委托安定医院给小马进行了鉴定,结论显示小马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法院遂做出宣告判决。之后,刘先生开始和两家银行交涉,把残疾证、法院判决书都传真给了对方,但银行还是不肯罢休。
两银行追债 各有各的招儿
今年3月2日,两名***突然来到小马的单位,称接到光大银行报案,准备将小马铐上押走。刘先生说,幸亏小马关键时刻没犯傻,申辩自己是个残疾人,回家让母亲拿出了残疾证和法院判决书给***看,才逃过一劫。
北京银行给小马家发了律师函。尽管刘先生替外甥反复向银行解释,“但对方律师话里透着的意思是,只要是会花钱、会写字的人,就是正常人,就得还钱。”
8月1日,北京银行起诉至西城法院,称小马对北京银行信用卡章程及领用合约的各项内容“已经完全知悉和理解”,要求他偿还本金14000余元、利息及滞纳金等费用14000余元。
8月31日,此案首次开庭。刘先生替外甥答辩,他以小马有明显弱智迹象,智力水平无法理解信用卡合约内容,且银行没有核查小马的资质状况为由,请求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信用卡合同无效。
刘先生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官司仍未宣判,而光大银行那边一共还欠着24000元,光大银行委托的讨债公司还在时不时地打电话过来要钱。
联系·难找
找银行太难 只能打客服电话
刘先生告诉记者,近一年来,他多次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联系,希望能够直接向相关负责人说明原委,但最后发现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连负责这件事的部门的电话都没有。
没办法,他只能通过两家银行的客服电话向客服人员解释“外甥是智障人,银行不该给他办信用卡,按照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也无权申请信用卡”的情况,并传真了残疾证和法院的宣告判决书。但小马和母亲都没有得到银行的回应,接到的仍是法院的传票和不断打来的催款电话。
刘先生也试图和讨债者解释,但对方称他们只是受银行委托的讨债公司,只管要钱,别的不管,“有问题找银行去”。
记者和当事人遭遇相同 采访碰壁
采访过程中,记者的遭遇也和刘先生一样。记者先是拨打了催款函中的联系电话,但光大银行催款函中的电话或无人接听,或已经无法使用;北京银行催款函中的电话虽能拨通,但对方表示“反映问题只能找银行”,记者向其要银行负责部门的电话,被拒绝。
随后,记者又通过网络找到了光大银行办公大楼的总机,说明原委后,接线人员提供了一个“负责和媒体联络”的分机号码。但对方表示不负责此事,要求记者直接和信用卡中心联系。记者又联系总机,对方称无法提供信用卡中心电话,要求记者自行查询。
能查到的电话只有一部“400”客服电话。10月11日,记者拨通电话并对客服人员说明情况后,客服人员让记者“先等等”。10月12日,客服人员打电话要求记者传真采访提纲。截至上午发稿,采访仍没有下文。
北京银行的办公电话则查询不到,北京银行客服告诉记者,他们那里也没有登记办公电话,有问题只能直接和他们说。10月11日记者提出采访要求后,也一直没有回音。
●律师说法
限制行为能力人
不具备申请信用卡资格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楠表示,根据《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才能申请信用卡。小马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因此根本不具备申请信用卡的资格。
陈楠说,根据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才有效。申请信用卡时,小马的家人根本不知情,且一直在辩驳银行根本不应为智障人办理信用卡,因此谈不上追认,信用卡合同应属自始无效。
无效合同出损失需担责
关键取决于谁有过错
陈楠指出,按照法律规定,自始无效的合同造成的损失,也是需要责任人承担的,但谁来承担取决于谁有过错。此案中,小马和家人都谈不上有过错。
要说过错,只能是银行的错,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41条规定,银行应当充分核实申请人财务状况,并确认申请人拥有固定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或可靠的还款保障。
“虽然其中没明确说要审查申请人是不是智障,但从‘还款保障’等审查义务中可以推断出,审查义务应该包括审查申请人是否有智障等‘不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由此可知,银行在审查中存在瑕疵,故应由其自行承担责任。”陈楠说。
●外界声音
2009年12月,最高法、最高检联合发出司法解释,规定信用卡恶意透支者将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媒体纷纷就此作出评论。
多少年来,我们欠债还钱的义务一直在被强调。只是当我们还钱的义务被一再强调的同时,银行甄别信息真假的义务又在哪里?——《重庆时报》
片面强调持卡人的法律责任,极有可能淡化银行自身的问题,从而导致滥发信用卡的现象愈演愈烈。——《东方早报》
文/记者 付中 闫新红 实习生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