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棒棒军面临消失 部分力哥已过花甲(图)

2011/11/1 11:17:3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情感网
力哥、建筑工人、杂工,作为重庆最早的农民工三大雏形,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四十年。老唐说,住在这里的力哥都是四十岁以上,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年轻的47岁,“现在这年头,年轻人都不干这个了。

力哥挑货爬坡上坎的景象,今后还会出现吗?

力哥挑货爬坡上坎的景象,今后还会出现吗?

  本月6日,是第五个重庆农民工日。

  力哥、建筑工人、杂工,作为重庆最早的农民工三大雏形,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四十年。

  “现在找到一个年轻力哥好难哟,那些年老的又不敢喊来搬东西,万一受了伤雇主反而麻烦了……”已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注意到,近一两年来,力哥队伍正悄然发生变化:数量明显减少、年龄逐渐增大、女性越来越多……有人担忧,农民进城揽活更难了;有人感叹,今后想找力哥搬东西越来越难了;甚至有人怀疑,力哥这个行业今后是否还能存在下去。

  力哥队伍的未来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近日,重庆市社科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秀模,做了一个题为《重庆“棒棒军”生存徘徊与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他认为,把上述现象提升到劳动经济学的视角看,劳动供给或分工最根本取决于社会需求。重庆当前和今后七八年仍处于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城市发展对体力劳动者需求量较大的阶段,目前所谓的力哥数量缩减,只是结构性缩减而已。

  据悉,王秀模正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向市级有关部门提出引导和扶持重庆力哥的建议,包括组织宣传力哥在重庆发展中的功绩和典型事例、优秀人物;向自愿稳定从事力哥工作的农民提供免费培训,每年一至两套工作服,打造新型力哥;对力哥予以必要政策支持,如可低偿买到正规专用服务发票,使其业务更好开展等等。

  ■记者 王渝凤 史宗伟 见习记者 吴娟 摄影报道

  平均年龄55岁左右

  部分力哥已过花甲

  王秀模的调查报告指出,从调查的40多位力哥看来,这些力哥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的74岁,年龄平均在55岁左右,一些力哥连自己的姓名也写不来。这些力哥农忙时回家种地,闲时就到主城当力哥找钱。

  依照王秀模的调查报告,记者近日走访了沙坪坝、杨家坪、朝天门、解放碑等主城几大商圈周围的力哥,发现年轻力哥确实难寻,不少力哥都已过花甲之年。

  在杨家坪揽活的59岁力哥谢长富说,就他所知的力哥,年龄大部分都在55岁以上。但不管年龄有多大,为了糊口,许多力哥只要没病倒,就会坚持干下去。

  找业务比以往更难

  年轻农民不愿接班

  业务比以前少、年轻人不愿意干,是导致力哥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上清寺周边揽业务的力哥杨志明告诉记者,现在找到一个业务,要比以前困难很多,特别是近两三年,随着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喊力哥的市民越来越少。加上很多商店都可以送货上门,市民就更没必要请力哥了。长期没有业务就意味着收入很低,这对现在有一定消费欲望的年轻农民来说,“显然是无法忍受的。”而这也直接导致力哥数量越来越少。

  在接受王秀模调查的40位力哥中,有九成的力哥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干这一行。他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宁愿进工厂或者学一门技术去打工,也不愿接上一辈的班。

  起步价格最低五元

  业务扩张手机接单

  随着物价的不断走高,如今力哥的搬运起步价也涨了,最低起步价变成5元。

  采访中,不少力哥对记者直言,搬运起步价其实涨得不算快,这么些年了,以前吃碗小面只要1元,现在要4元;以前一天挣10元可以存8元,现在一天如果只挣10元,连饭钱都不够。

  调查发现,由于生意越来越难做,不少力哥开始为自己谋划新的揽活方式。作为一个在主城混迹了15年的资深力哥,今年56岁的陈志远就不像其他那些力哥一样担心自己的生活,他开始扩展业务范围,不再单单只帮市民挑东西,也不再守株待兔。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专门联系业务的手机,联系了很多搬家公司、商场,一旦对方有活要做,就会给他打电话。

  女性力哥更加细致

  业务数量不逊男性

  细心的市民可能还注意到,这两三年来,主城的女力哥数量在逐渐增多。

  在磁器口当力哥的吴红敏告诉记者,自己从长寿来主城当力哥有七八年了,那时觉得女人当力哥还很不好意思,市民遇到搬重一点的东西时,一看是个女的,马上要求换个男的来。

  不过,现在市民对女力哥的看法已有所改变。吴红霞说,女力哥做事情往往比男力哥更细致,比如搬家具这些活,女力哥会注意把家具的一些棱角包好,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的损伤。因为这些细节的注意,现在很多市民会指名让女力哥来搬。

  此外,由于现在男力哥大部分都在五十岁以上,而女力哥多在40岁左右,身体力量等各方面条件往往比男力哥好,所以女力哥的业务并不见得比男力哥少。

  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作为早期农民工的三大雏形之一,力哥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非常红火的行业,如今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们在想些什么?今后又会走向何方?随着第五个农民工日即将到来,近日,记者专门走进这个群体,体验他们的生存状况。

  租房给力哥20年

  最多住了上百人

  年纪虽大力不小

  人物:老唐,男

  特点:见证力哥的兴衰

  10月13日,朝天门二码头天桥下,一所破旧的老房子,就是力哥们的家。

  记者走进房子,一条不到一米宽的过道,把房子分成两部分,里面靠墙处有一个木制楼梯。三四米高的房子被隔成两层,上层是通铺,可以睡八九个人。下层是隔间,有的住四个人,有的住两个人。房间收拾得都很干净,衣服、用品都摆放得很好。

  力哥们都叫房东为老唐,他租房给力哥们已有二十年,见证了力哥这个行业的兴衰。老唐告诉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力哥住得多,最多时住了上百个,现在只剩下几十个人了。

  老唐说,住在这里的力哥都是四十岁以上,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年轻的47岁,“现在这年头,年轻人都不干这个了。”

  “不要看这些力哥穷,也没什么文化,很多力哥的子女都很争气。”老唐说,住在这里的力哥,很多人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最牛的一位60多岁的老力哥,儿子还考上了博士。“力哥的下一代,读书得行的都有出息,实在不行有手艺的都到工厂上班了,没人接力哥的班。”

  年纪虽大力不小

  挑起货物走得快

  人物:张成友,男,74岁

  特点:还帮老板看门市

  10月13日中午,朝天门协信商厦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光着膀子挑着两单货物,迅速地在人群中穿过。

  尽管挑着东西,但老人还是走得很快,记者要两步并成一步走,才能与他齐步。老人称不上骨瘦如柴,但看上去已显老态,胸骨凸显,皮肤有些松弛,脸上皱纹深陷,露出一种沧桑。或许是太热了,深秋季节的他依然光着上身。或许是货物太沉了,老人挑了一会儿,又把扁担换了肩,这时,扁担重压肩膀后的红色印迹,清晰地显现在肩膀上。

  如果不是他自己说,记者还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位身体里透露出一股子力气的老人,今年已经74岁了。他叫张成友,来自四川渠县,当力哥已经14年了。

  张大爷告诉记者,儿子也在外地打工,自己一个人在重庆生活。平时除了当力哥,还在附近一家门市帮老板看店,晚上就住在店里。白天老板做生意时,他就出来当力哥,现在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六十八岁才入行

  活动筋骨找点钱

  人物:邓力发,男,68岁

  特点:力哥群中显羞涩

  10月13日下午,朝天门市场,一位上了年纪的力哥正拿着扁担站在路边(如图)。他既不像别的力哥那样与人搭话,也不主动找生意,两眼甚至有些迷茫地打量着行人,在力哥群中显得有些羞涩。

  原来,这是一位才入行两个月的“年轻”力哥,还没有摸清力哥这个职业的特点。闲聊中记者发现,这位力哥的牙齿已经掉得只剩两三颗了。他叫邓力发,今年68岁,老家在忠县,现在跟着儿子住在朝天门,儿子是个电器安装工人。

  邓力发说,自己年轻时抬一两百斤的东西完全不在话下,现在抬一百斤重的东西,虽然还能抬起,但有些吃力了。“以前在老家忙惯了,来到重庆闲着没事,小孙子又上学了,我干脆出来学当力哥找点钱。”邓师傅说,这样一来可以打发时间,活动筋骨,二来可以赚点生活费。

  重庆大学教授 曾国平

  或诞生新行业形式

  福利待遇更有保障

  曾国平认为,新生代的农民工,特别是新二代、新三代农民工,今后肯定不愿再干这种既辛苦又无收入保障的工作。现在的力哥,或许会在10至15年内消失,像现在的大学城、北部新区,乃至未来经济高度发展的两江新区,可能都很难再见到力哥的身影。

  曾国平同时认为,作为重庆这样一座山城,力哥消失后,肯定会以一种新的形式诞生,那时他们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单一作战,而是有组织、有福利待遇和良好保障,能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

  《山城棒棒军》编剧、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王逸虹

  力哥盛况再难出现

  申请非遗几无可能

  王逸虹认为,至少在10年内,重庆的力哥还不会消失,但数量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再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满街是力哥的盛况。

  力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重庆的地势,随着经济发展,时代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力哥的市场越来越小。“现在许多家庭把小车开到商场车库,购物后拉回小区,再用电梯直接运回家,有的商场则直接送货上门,导致力哥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小。”对于有人建议把力哥这个行业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逸虹称可能性不大,“因为力哥只是一种劳动形态,一种生存方式,文化形态不高,还达不到申遗的范畴。”

  重庆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 张凤琦

  新农民工学历提高

  城市仍需要劳动力

  张凤琦认为,就目前重庆的发展情况来看,不排除力哥消失的可能性。因为现在80、90后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有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学历,就业选择面比较多,不像他们的上一辈那样就业面比较窄,只能选择做苦力。

  张凤琦强调,即使力哥这个行业最终消失了,也不意味着这个城市不再需要劳动力,只能说明这个行业不再适应城市的发展。那么,原来的从业人员就需要找到新的出路,比如通过职业培训增加自身的技术能力,多掌握几种谋生手段。